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本课题准备基于miR-143-3p/MAPK研究清络通痹方不同功效单元干预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建立AIA细胞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NC、miR-143-3p组、不同功效单元各组。
采用转染技术,观察不同功效单元对MAPK相关蛋白表达影响;比较不同功效单元对转染后的破骨细胞分化及miR-143-3p表达的调节作用差异。
2. 文献综述
综述:Micro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摘 要: miRNA 是真核生物内源性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 2123个碱基的单链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的 3'UTR 结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未明及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 miRNA 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联系密切.随着对 miRNA的深入研究,miRNA 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案例不断被发现,在此主要综述mi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miRNA;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系统;炎症因子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以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滑膜炎,其中大多数为CD4 T细胞。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1.建立动物模型,提取滑膜成纤维细胞,共培得到破骨细胞(OC)2.分为12组为空白组、NC组、miR-143-3p组、TP组、PNS组、CAT组、NC TP组、NC PNS组、NC CAT组、miR-143-3p TP组、miR-143-3p PNS组、miR-143-3p CAT组。
3.转染24小时后分别加雷公藤甲素(TP)、三七总苷(PNS)、梓醇(CAT)。
4.48小时后取上清用ELISA试剂测RANKL、M-CSF的含量。
4. 工作计划
1.4-2.28:文献检索3.13.6:准备开题报告3.85.15:研究清络通痹方调控miR-143-3p干预破骨细胞分化的机制5.165.30:整理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1,miR-143-3p在RA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探明其在RA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使其成为RA防治的新靶点;有利于RA病理及药物作用机制的探讨。
2,项目以miR-143-3p作用为切入点,整合多种模型和多学科技术手段,以典型方药为载体,从不同功效单元入手,最终回归至复方,构建了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的新模式,为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