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6000为载体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及其稳定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4 11:21: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毕业设计内容

1.以PEG6000为载体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并研究其稳定性。

2.以PEG6000为载体, 分别采用熔融法,热熔挤出法,研磨法制备姜黄素 固体分散体,其中熔融法,研磨法的比例分别为1:4,1:6,1:8,热熔挤出法为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PEG6000为载体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及其稳定性研究

【摘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提高姜黄素的溶出度的方法进行阐述、分析,从而了解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可以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以及体外溶出度。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研磨法,溶剂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以PEG6000为载体,采用熔融法,研磨法按不同比例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还有热熔挤出法制固体分散体。考察不同方法不同比例制备的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性状及体外溶出度试验,筛选并优化工艺条件,考查其稳定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

1.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熔融法:精密称取姜黄素和PEG6000适量,在烧杯中将两者进行混合,设定温度水浴熔融,在加热的过程中不断搅拌,使药物充分分散在载体中,然后迅速将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在冰箱中冷却成固体,真空干燥24小时后研磨过60目筛得固体分散体。

热熔挤出法:将预先混合好的姜黄素与PEG6000物理混合物装入加料斗中,并确定最佳原料质量以及实验条件,物料由机头模孔以条状挤出,盛接于不锈钢盘中,室温条件下放置4 h后,粉碎,过筛,避光保存,备用。

研磨法:将PEG6000研磨过60目筛,精密称取姜黄素和PEG6000适量,在研钵中不停研磨,至细粉制成姜黄素固体分散体。

2.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姜黄素标准品15mg溶于适量无水乙醇中,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准确量取姜黄素标准品溶液,0.1,0.2,0.3,0.4,0.5,l分别置于5个1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以无水乙醇为空白溶液,在426nm处测吸光度,并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姜黄素含量测定:精密量取姜黄素固体分散体15mg,溶于适量无水乙醇中,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准确量取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溶液0.5ml,在426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其标准曲线,计算姜黄素固体分散体中姜黄素的浓度。

4.固体分散体的差示热扫描(DSC)分析:取纯姜黄素、pvpk30、物理混合物、固体分散体约5mg做差示热扫描(DSC)。

5.溶出度测定: 采用吊篮法:溶出介质0.1NHCl(pH=1.2).900ml溶出介质,转速:100r/min;水浴温度:(370.5)15min,30,45,60,90,120,180min收集5ml溶出液,用尼龙膜过滤,测吸光度。每个样品平均测量3次。绘制溶出度曲线。

6.样品的稳定性研究:取姜黄素固体分散体适量,分别经过强光照射实验,高温实验,高湿实验,加速实验,比较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条件下,设计几个时间段,分别取3个样品,计算在各个时间段姜黄素固体分散体中姜黄素的含量,比较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在各个时间段的外观变化,溶出度。

二、技术路线

准备实验仪器及原料→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标准曲线的绘制→姜黄素含量的测定→固体分散体的DSC分析→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测定→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试验→数据处理→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01-02制定实验方案,形成思路,撰写文献综述;

第二阶段:2022. 03-04初步进行试验、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

第三阶段:2022.04-05进行实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PEG6000毒性小,在胃肠道内易于吸收,不干扰药物的含量分析,能显著地增加药物的溶出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尽管姜黄素存在水溶性和稳定性差,体内生物利用度低。但通过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加入适当的药用辅料,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由于姜黄素具有确切的生物活性,毒性低,姜黄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