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8220;世界工厂#8221;,其制造业发展相当迅速。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的制成品贸易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些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对内面临着发展调整问题,对外在贸易上面临着强劲竞争对手印度的挑战以及世界市场更加复杂多样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对世界两大制造大国中国和印度的制成品竞争优势比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两国制成品贸易竞争优势比较分析,有利于我国正确认清两制造业及制成品贸易发展形势,明确两国在制成品贸易中各自拥有的优、劣势与发展差距。其次可以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印度制成品贸易的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我国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的制定、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实践#8220;一带一路#8221;政策,恰当处理与印度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提升我国的贸易实力,维护我国经济利益。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作为两国贸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成品贸易对两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印度日益强盛的制成品贸易抢占着国际贸易市场,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竞争对手,对我国的制成品贸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8220;龙象之争#8221;蓄势待发。因此我们必须#8220;知己知彼#8221;,明确两国在制成品贸易中各自拥有的优、劣势与发展差距,正确对待两国在制成品贸易方面的关系,恰当选择#8220;合作#8221;与#8220;竞争#8221;机制,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地位与利益,化#8220;龙象之争#8221;为#8220;龙象共舞#8221;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印度经济学家Mohammed Saqib(2003)通过对如IT行业的研究论述了中印两国在制成品贸易上各自拥有的优势及合作的可能性。Swaran Singh(2004)具体论述了中印两国在资金、资源、市场等方面的竞争性。Arvinder Singh(2005)则通过对中印两国社会背景的比较分析,探析了两国包括贸易在内的经济增长差异的缘由。JAIRAM RAMESH(2006)在其著作中对比分析了中、印两国在产业结构相似度上的差距,指出了两国各自拥有的竞争优势。L.G.Burange和Sheetal J.Chaddha(2009)则具体论证了印度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2010年《印度时报》所刊文章《跟随龙的步伐》指出,中、印贸易竞争激烈,贸易差距正在缩小。戴维#8226;史密斯则在其著作《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中通过对两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分析,得出两国在贸易中各自所拥有的优、劣势。泰伦#8226;卡纳在《印度能否赶超中国》中表明印度在某些领域竞争优势不容小觑,极有可能赶超中国。Arvind Panagariya 则论证了自由贸易协定对提高中印两国经济效率的重要作用。纵观国际社会对中印贸易的研究,其中大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并未太多的对具体行业如制成品贸易进行研究。
相反,在我国,在对中印制成品贸易竞争优势比较分析研究这一方面可以找到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李昌龙(2003)比较早的对中印两国制造业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国有成为世界#8220;制造中心#8221;的潜力。高巍(2006)具体的对中、印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例较大的纺织品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中国在此方面占竞争优势,但要重视印度带来的挑战。刘青(2008)从FDI及Ramp;D两个方面、管彦芳(2010)运用相关指数分析、任佳(2010)则从两国工业政策方面对两国制成品贸易竞争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孙庆刚(2011)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制成品出口竞争力的变化特征,裴长洪(2012)通过对六大因素的分析研究了我国制成品贸易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状况,刘畅(2012)论述了相关法律制度对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占晶晶(2013)则用钻石模型对中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田丰(2014)看到中印之间合作潜力巨大,两国政府要积极促进贸易合作、实现共赢,杜秀红(2015)通过论证中印两国在贸易中各有优势,从而倡导两国以#8220;一带一路#8221;为新的发展机遇,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学者们在研究中,立足于两国实际情况,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深入发掘了两国在贸易方面各自具有的竞争优势,以及背后的成因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国内学者还进一步结合本国实际问题,为我国提高制成品贸易竞争优势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不过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双边贸易进行的,站在全球贸易及分工视角下进行的研究较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5日-12月28日 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
2022年12月28日上交详细的论文提纲,等待老师的指导意见
2022年1月23日-4月23日 写初稿
5. 参考文献
[1]魏浩,毛日昇,张二震. 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 世界经济,2005,02:21-33 80.
[2]刘青. 影响我国制成品出口的供给方面因素分析[J]. 现代商业,2008,08:245.
[3]高兴. 试析印度经济崛起[J]. 南亚研究,2008,01:16-1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