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面临挑战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6 09:11: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中欧经贸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欧盟连续11年位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2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一旦#8220;一带一路#8221;成功对接#8220;容克计划#822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欧产能将强强联合,彼此独特的资源优势将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显著放大中欧利益交集,使众多发展中国家连带受益。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当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类贸易救济手段层出不穷,且双边贸易摩擦呈现由低附加值产品转向高新技术产品的趋势。同时,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盟对华投资持续下降,中国的企业选择在欧洲投资非常艰难,面临欧盟国家内部有形或无形的多重障碍。因此,了解当前中欧贸易的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深化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改善中欧贸易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爆发及持续蔓延,中欧的经贸关系也面临严峻考验。欧盟对华采取了一系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及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相结合形成的垄断和技术壁垒,大大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准入门槛。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也对中欧贸易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准确分析当前中欧贸易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消除障碍,对改善中欧贸易水平与层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西方学者对中欧贸易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中欧贸易顺差的形成,Mckinnon(2005)、Rogoff(2006)认为是中国内需不足,国内储蓄持续大于投资,从而有强烈的出口动机,形成出口大于进口。随着欧盟对中国开展系列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欧盟设置了标准、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技术壁垒。针对这种情况,国外学者有不同的两大对立观点。一部分观点趋向于赞成和肯定,认为严格的标准和法规可以促进本地企业创新,促进企业更有效的注重研发,提高企业竞争力;Aggarwal(2004)提出,反倾销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另一部分持否定态度,例如Jayati Ghosh(2009)通过分析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待贸易壁垒的态度,认为国家间采取贸易壁垒会阻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会影响国家间的贸易关系。

国内对中欧贸易关系的研究比较多,学者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欧贸易关系进行了研究。刘力(2004)认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中欧遭遇贸易摩擦的必然性,是全球贸易保护主意加剧的必然结果和西方所谓#8220;中国威胁论#8221;的效应。郑小妮(2012)认为研究中欧贸易需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入手,政治方面为利益集团和非市场经济地位两个因素,经济的原因有中欧贸易失衡严重、中国对欧外贸依存度过大和中国出口企业和行业协会弊端多这三个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的应对策略。王卫东(2015)认为,欧盟企业调整生产布局会对我国企业造成潜在影响,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叶子含(2015)认为,新丝路战略在运输成本、物流便捷、双边贸易量等方面给中欧贸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目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需及时了解中欧贸易最新情况,尽快分析中欧贸易中的问题和规则,分析实际案例,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才能正确得出中国应对欧盟贸易政策和法规变化做出正确的应对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5日-12月28日: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

2022年12月30日上交详细的论文提纲,等待老师的指导意见;

2022年1月23日-4月23日:写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张永安、杨逢珉.欧盟对华政策及中欧关系:经贸层面的观察[M].时事出版社,2012年.

[2]蒋小红.欧盟对外贸易法与中欧贸易[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3]张建雄.欧盟经济政策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