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4 11:06: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和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背景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趋势逐渐凸显。电动汽车企业在这其中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但我国电动汽车企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以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等为先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汽车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

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对该类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控制价值链进行分析,研究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引言

解释说明目前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段文娟,聂鸣,张雄(2006)认为在全球价值链层面上,汽车产业升级就是适时沿着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向利润更高或技术更复杂的资本和技能密集环节攀升。吕品(2017)分析发现,中国汽车产业链条存在自主品牌价值缺乏、研发投入增加,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GVC世界排名12名左右,价值链各环节联系不断加强,分工不断细化。陶涛(2019)研究发现,电动汽车价值链中,因为产品复杂度低,产品结构简单,本土制造商对跨国公司的依赖度减轻,起跑线距离跨国公司比传统汽车近很多。刘芸(2019)研究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才是攀登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不竭动力。

黄锦华(2013)研究发现,电动企业为实现价值链攀升,有必要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但新兴 经济体国家的制度特征影响了这种联系的建立。肖明欣,程丽琴,鲁永帅(2021)发现,蔚来汽车服务化升级时比传统制造业更高效优质。巫细波(2020)研究认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是主要升级路径,具体做法为加强创新驱动力和品牌升级,建设产业园,巩固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深入国际化战略,提升全球价值链层级。郭腾江(2014)研究发现,电动汽车企业应掌握核心技术,增强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范芮佳(2020)从价值链角度出发,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上下游的成本控制,形成竞争优势。陈一(2019)研究得出,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要加强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升级,提高开放性和协作性,使信息流通更加便捷通畅。汪建,周勤,赵驰(2013)研究得出,针对不同的市场背景, 企业需要深化分工和业务外包, 将研发和管理资源集中于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通过占据和跨越结构洞实现对较长产业链的价值控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1年12月11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022年3月19日前完成初稿;

2022年5月5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外文翻译等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吕品. 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测度与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 2017

[2]刘芸. 架构创新能力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

[3]段文娟,聂鸣,张雄.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