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24 11:06: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凭借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以及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经济增长实现了质的飞跃。

然而,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本来所依托的“人口红利”逐渐式微,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制造业生产逐渐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

长期以来,我国利用传统比较优势,依靠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取得了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是,我国长期处于制造业低附加值环节,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这一模式势必需要做出改变,以在日益变化的国际经济形势中找到创新渠道,实现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两百字左右解释说明目前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以及我国制造业现状;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李翠妮(2021)从人口转变的视角研究中国人口结构转变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提出人工智能或许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缓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技术创新效率、资本形成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人工智能-老龄化补偿替代效应”,实现生产要素升级,形成出口质量升级的新动能。从劳动力供给、成本和质量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后,孙蕙心(2021)认为劳动力供给增加、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质量提高可以显著推动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对于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但总效应是积极的。张明志、吴俊涛(2019)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地促进了密集使用年龄增值型技能的行业出口,同时显著地抑制了密集使用年龄贬值型技能和体能的行业出口。刘学帅(2019)从人口老龄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老龄化对资本密集型出口比较优势、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出口产品品质均呈现“U”型非线性趋势,对低人力资本水平和低人均资本存量地区的出口结构影响不显著。宋华琴(2016)基于现有的跨期迭代一般均衡模型和扩展的Eaton-Kortum模型,结合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同罗伯津斯基动态机制,得到以下结论:人口老龄化可以改变某一国家的相对要素禀赋,进而对贸易的出口比较优势产生影响,具体来说,伴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会减弱,而资本密集型的商品则比较优势增强。从贸易附加值角度来看,戴翔(2015)认为中国在此类制造业部门依然拥有较强的出口竞争能力,中国依然依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并且从短期看,这种状况不会改变。但伴随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的弱化,中国将在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获取新的比较优势。王有鑫,赵雅婧(2013)在要素禀赋理论框架下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发现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弱化了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低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出口比较优势,促使该国出口比较优势向资本密集型商品转移。其次,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使中国资本要素变得相对充裕,而劳动要素变得相对稀缺,因此有利于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促进了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另外,作为劳动力大国传统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仍然发挥作用,人均资本存量与行业出口比重负相关。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28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022年1月15日前完成初稿;

2022年3月10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外文翻译等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孙蕙心. 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

[2]李翠妮. 人口结构转变对中国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21.DOI:10.27405/d.cnki.gxbdu.2021.000124.

[3]张明志,吴俊涛.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出口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9(08):1-15.DOI:10.13510/j.cnki.jit.2019.08.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