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两国建交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密切。中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向美国出口了大量价格低廉的产品,从而使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2002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约为427亿美元,而到了2020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则增至3007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急剧增加的贸易逆差导致美国与中国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先是滥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然后是知识产权摩擦,最后发展到中美贸易战。2018年美国宣布对中国出口的价值约为6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10%,中国政府随即宣布对美国出口的产品加征关税。自此中美贸易战爆发。回顾历史,中国并不是唯一个与美国有贸易摩擦的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美国就和日本有过激烈的贸易摩擦。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向美国出口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导致美国对日本之间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1970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额约为3.8亿美元,而到了1987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额则增至520.9亿美元,贸易逆差增长了百倍有余。伴随着美日贸易逆差的增长,美日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
日美贸易摩擦和中美贸易摩擦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日美之间出现贸易摩擦时,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中美之间的状况亦是如此,且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依靠廉价的产品打入美国市场,从而增大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日美贸易摩擦结束后,美国依旧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日本经济则从此一蹶不振,并且出现了“失去的二十年”。因此,通过比较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从日美贸易摩擦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是中美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
二是日本应对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教训;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一)对日美贸易摩擦的文献回顾
日美贸易摩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摩擦案例,因此,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Karen M Holgerson(1998)从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角度入手,通过收集和分析日美之间汽车、钢铁、纺织品等产品的贸易数据,发现日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日美之间强烈的贸易不平等。I. M. Destler(2000)则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美国政治,发现美国对日本巨大的贸易逆差触动了美国国内有关团体的利益,这些团体通过美国政客,进而影响美国政治,最终导致日美贸易摩擦加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2日-2022年11月26日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选题。
2、2022年11月26日-2022年12月24日
5. 参考文献
[1]阳大胜.日美贸易摩擦的轨迹与成因[J].现代日本经济,1997,(06):19-23.
[2]赵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特点[J].世界经济,2002,(02):50-57.
[3]周泽红.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及启示——以日美贸易摩擦为例[J].现代日本经济,2006,(01):25-2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