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全球供应链是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将供应链系统延伸至整个世界范围,即在全球范围内组合供应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企业越发重视供应链管理和整合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而各国政府从宏观层面上也关注本国在全球供应链所处环节及其与自身的经济地位、经济安全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联。而供应链的空间布局结构是发挥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和各环节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是深入研究全球供应链的有效切入点。因此通过研究全球供应链与其空间布局之间的关联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更深层面地把握全球供应链的内在机理与未来导向。
同时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供应链正处于解体和重构的重要转折升级期,如何处理和应对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加强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促进自身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提升经济地位,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关注点。而疫情引发的全球供应链危机,引起各国对全球供应链安全的关注,而其应对供应链脆弱性的战略措施对我国现有全球供应链制造中心地位造成一定程度冲击。因此为在全球供应链布局调整下,稳固我国已有中心地位和进一步推动全球供应链与我国产业集群的耦合以促进集群功能和水平升级,深化改革开发政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研究全球供应链空间布局结构及其影响与影响因素是有必要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1)全球供应链空间布局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现阶段特征
(2)全球供应链空间布局结构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全球供应链作为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与重要因素,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依据全球经济格局不同的时代特征不断演进: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研究主要以跨国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其需求为导向,注重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与经营模式;
70年代以来,受国际贸易冲突和全球经济危机等影响,各国对产业结构的重新规划与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该阶段全球供应链研究与企业地理分化,出现了为解决全球物流系统问题而新的研究范式,如规划方法(MIP)和一系列理论成果,包括来自国际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12月,文献检索,对搜集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完成开题报告,明确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2022年1-2月,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厘清变量间的传导机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
2022年3月,采集数据,开展相应的实证研究,并给出实证结果的经济学含义;
5. 参考文献
[1]Gary Gereffi et al. Introduction: Globalisation, Value Chains and Development[J]. IDS Bulletin, 2001, 32(3) : 1-8.
[2]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J].管理科学学报,2003(02):81-88.
[3]陈良华,李文.供应链管理的演进与研究框架的解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26-29 123.DOI: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04.01.00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