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个产业均以节能减排为未来发展目标之一。尤其是对于跨境电商而言,随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整体保持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贸易量增多会直接影响碳排放量,给环境带来的负担将会更重,如何平衡快速发展与节能减排间的关系成为重要学术课题,控制碳排放量是我国节能减排的关键任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使用国与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在全球减排目标中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深入探究跨境电商发展与我国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建议,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跨入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价值,实现贸易碳排放量的降低。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从产品包装、物流运输、从业人员三方面分析产生碳排放的原因
2.收集跨境电商与碳排放数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碳排放数据测算分析
国内外学者已对物流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减排等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大多采用能源消耗折算再加总的方式计算碳排放量,但具体测算方式有所不同。刘丙泉等采用Kaya恒等式,用标准煤系数折算成标准量,结合IPCC提供的碳排放参考方法,计算了我国29个省份历年物流业碳排放量;孙强和沈玉志以过程分析为切入点,结合物流行业数据,利用IPCC中提供的碳排放因子和碳排放系数,计算了物流业碳足迹;尹鹏等同样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利用交通工具能耗量乘以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计算出交通运输碳排放量。
庞欣玥、仲云云基于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根据IPCC所提供的估算方法,估算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在2010—2019年间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的脱钩状态,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11个省物流业和物流业产值都呈现增长趋势,省份之间脱钩状态具有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大多省市在2010—2013年间保持强脱钩或者弱脱钩的状态,在2013—2016年间转变为增长连接或扩张负脱钩状态,在2016—2019年间又转变为弱脱钩状态。具体可以通过完善长江经济带物流碳减排政策制度、调整能源结构、推动新能源在物流行业的使用等低碳路径,达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
4. 研究方案
通过收集跨境电商对碳排放影响的数据,试图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跨境电商背景下碳排放产生的原因,其次收集跨境电商下碳排放的数据,构建模型,实证结果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1)查阅跨境电商下有关碳排放影响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所收集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构建数据模型;
3)从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