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关于国际竞争力概念研究,孙高洁(2014)在《改革与战略》认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不同理解将必然影响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其他方面的研究。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解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背景下,在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一国产业通过对各种可利用资源的不断整合和创新,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他国竞争对手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并能持续获得较高效益的一种综合能力。
关于竞争主体的角度研究,周经娟(2014)在《黑龙江对外经贸》认为竞争力分为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域利益共同体竞争力。从竞争对象的角度,竞争力能被分为产品竞争力、价格竞争力、成本竞争力、生产率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出口竞争力等;而余为丽(2015)在《国际商务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则认为,各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对象是产业,而研究者观察的对象是各个产业的产品和企业。简言之,企业是产业竞争的实体,对产业竞争的比较最终也是对产的比较。
关于国际分工研究,伴随着跨国投资和跨国生产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不单单局限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出现,且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口益取代产业间分工和产业间贸易。国际交换的产品更多情况下是中间品和半成品,而不是最终产品,越来越少的产品属于单一国籍,这就使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和评价产生了困难;对此,朱彤,孙永强(2015)在《国际贸易问题》认为在由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化生产网络体系中,不同国家的行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该体系上占据其特定的环节,形成不同国家的生产者在同一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分工。从而,按照各国所处国际化生产价值链的不同,我们能发现一国的某种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何种国际竞争力。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 2022年10月17日2022年11月1日 确定论文研究方向工作。利用书籍、网络等渠道查阅相关文献,完成相关理论资料的搜索,并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与归纳。
第二阶段: 2022年11月2日2022年11月17日 基本确定论文选题,书写论文开题报告,并对论文的整体也有了一定的把握,有了基本的思路。
第三阶段: 2022年11月18日2022年12月28日 进一步分析、整理理论资料,并对需要实证调查的部分进行数据搜集与统计分析,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准备好实证资料。
5. 难点与创新点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中国、印度两个国家的结合分析,来达到纺织品出口的比较,有着一定的创新性。并且利用竞争力指数来作为工具对中印纺织品出口现状进行介绍,在结合出口竞争力相关理论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从中印纺织业的主要出口商品出发,通过对两国纺织品的可比净出口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这几个指标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同时参考两国同种纺织品不同时间的出口和进口数据对比,从定量的角度对中印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进一步给出发展中国纺织业的相关建议和对策。对两者出口纺织品进行定量分析,有着数据支撑且不乏理论叙述,为其特色及创新之妙处。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