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7 19:52: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发紧密。在获得更多机遇、更快发展的同时,我国通货膨胀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国际输入型因素的影响。由此,输入型通货膨胀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半个世纪以来的经济环境变迁使得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随之扩展,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仍为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国际贸易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一体化的推进,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外部诱因和内部表现形式愈发多样化。由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不同的传导途径具有不同的环节,在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过程中各环节实施相应政策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异,因此一个综合对策框架的设立对我国当前及未来在开放过程中维稳由国外因素引致的国内价格水平波动的政策措施有一定参考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为研究内容,意在通过对各国近年来针对输入型通货膨胀所颁布的治理政策的分析,结合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研究理论,架构一个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综合框架。

拟定第一部分为简要概念梳理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近些年各国对输入型通货膨胀有明显影响的政策的深入分析,探讨这些政策的影响如何在经济现象中传递,第三部分为综合不同的传导机制(理论)分析并架构一个综合性的政策框架(实际),第四部分(暂定)为结合我国现有的情形,简要分析应用这个政策框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的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问题,其中,传导过程与机制是输入型通货膨胀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对于输入型通货膨胀,现有的大量文献大多将分析点集中在其传导机制上,相对的,对于治理政策的研究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相提并论。虽说近年来输入性通货膨胀越来越被各国专家学者所关注,但相当一大部分文献都拘泥于本国,少有对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的综合型框架的结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搜集、整理、筛选相关文献和数据。

第二阶段:完成草稿,自行修缮出初稿。

第三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查漏补缺到OK为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岱孙,厉以宁主编.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Aukrust O. Inflation in the Open Economy: A Norwegian Model [M].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7

[3]卢锋. 输入型通胀?--国际商品价格与我国通胀关系实证分析[A].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8年春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3期)[C].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8: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