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代的中国面临被武力打开的国门以及内忧外患的国情,商业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在加上原本闭关自守的政策,使商人地位更显复杂化,面对列强入侵,商人的交易遭受更多的打击,自然经济步步瓦解,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商人一个困难又不失潜力的时机。
伴随国家的结构转型,商业发展得到更多的重视,,商人在亚洲贸易圈的位置也慢慢得以稳固。
深刻了解中国近代商人处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与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时代的变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结合近代中国商业发展面临的重重阻碍,以及亚洲其他国家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中国商业的变迁,以及伴随所产生的商人地位的变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于问题的全方位研究,分析中国古代商人在亚洲贸易圈中的地位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多重因素、与亚洲贸易圈的发展差异、以及对于中国和亚洲的影响与作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lt;国内研究多,且注重发展的历史,国情以及近代初期的封建主义性质,思想观念等一些触及内在的内容,诸如明清以来小农经济的国情,重农抑商的政策等使得中国的闭关自守早已导致落后于亚洲其他地区,商业发展局限性是由表及里,根植于根部的,需要很长的历史演进才能究其根基。
国外则注重近代中国商人的冒险居多,实务不够,触及文化层面居多,所探究的在于表面层次,未深入其根髓,虽然分析得很到位但还是感觉缺少最根本的因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主要通过各种专业期刊和网络信息收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我国近代贸易史实,研究更深层次的近代中国在亚洲贸易圈的地位,并作出阐述。
撰写方案:一、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近代亚洲商业发展的描述二、近代中国商人地位与亚洲商人地位产生差异的原因三、中国商人在亚洲贸易圈中的地位以及产生的历史价值四、中国近代商人地位在亚洲贸易圈中提升给予我们贸易发展的借鉴与教训
5. 参考文献
[1]徐卫国. 2006 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7, 2: 029. [2]任放. 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 2004, 4: 003. [3]周峰. 从适应到征服: 资本主义东亚扩张的轨迹--以英国对清代中国的殖民贸易为例 Capitalist expansion over the east Asia--British colonial trade with Qing dynasty[J]. 2015. [4]何平. 清代前期多元复合货币结构下的困惑与对策[J]. 清史研究, 2016. [5]朱英. 近代中国商会, 行会及商团新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6]马敏. 近代中国的商业启蒙[J].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社交媒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以化妆品行业为例开题报告
- 知乎的“知识付费”平台运营模式分析:理想、现实与未来开题报告
- 数字经济背景下AI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基于便利蜂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 虚实价值链耦合视角下的跨境电商价值创造机 制——基于兰亭集势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 跨境电商“虚拟-实体”价值链的协同发展——基于京东国际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 农村居民网络消费的问题、影响因素与对策开题报告
- 流量经济时代的企业公关管理:以鸿星尔克“野性消费”事件为例开题报告
- Vlogger流量变现模式研究——以游戏类Vlogger为例开题报告
- KOL导向下的网络平台效应及其对购买意愿影响研究——以小红书为例开题报告
- 会员制仓储商店商业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Costco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