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8 09:40: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发生明显转变,大量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正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改善型转变。虽然相对我国今年来的GDP高速增长发展状态来说,近两年我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的经济形态下,我国建成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形成我国新的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以“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战略定位,经过3—5年改革探索,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园区。

通过对江苏自贸区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示范效应的研究分析,总结经验,得出部分有利于我国其他地区建设自贸试验区的普适性经验,将有助于我国更高效地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载体和生态系统,加快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江苏自贸区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主要包括我国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列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江苏自贸试验区2019年8月30日揭牌以来,围绕“打造开放型经济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定位,加快各项改革创新任务鞠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核心,围绕市场实际需求、优化产业环境、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的深化,力求为自贸试验区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背景。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江苏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研究,分析其能够在我国其他地区普适的范围。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自贸区的背景研究主要有:马明龙提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目前为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关于建设自贸试验区意义:张哲认为一是世界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二是我国经济发展需新的内生动力,三是自贸试验区成功的经验可供进一步复制推广。除此之外,他认为自贸试验区将为我国外贸事业带来别样发展,一是自贸试验区有利于我国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二是能够带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三是缓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20-2022.12.11,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22.12.12-2022.3.12,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

2022.3.13-2022.3.19,中期检查

2022.3.20-2022.5.14,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直至最终定稿,同时完成外文文献翻译,填写相关表格,提交各项材料;

2022.5.15-2022.5月底,仔细阅读已完成的论文及相关资料,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马明龙.把自贸试验区建成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J].群众,2020(01):21-22.

[2] 张哲.三问自贸试验区扩容升级背后的深意[J].进出口经理人,2019(10):19-21.

[3] 郭周明.打造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的“苏州样板”[J].中国外资,2019(23):26.

[4] 郭子江. 中国自贸试验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

[5] [1]曹旭平,朱福兴.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外溢效应研究——以江苏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6,32(02):72-7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