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知识付费”平台运营模式分析:理想、现实与未来开题报告

 2023-02-26 18:48: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内容逐渐趋向于教育发展和精神文明,加之社会内卷化使人们的知识焦虑感更加严重,传统低效的互联网知识共享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

在内容付费渐渐被大众接受后,知识付费这一新模式开始兴起,意义在于为知识赋予商品属性,通过付费的方式提升知识共享的效率。

知识付费兴起于2016年并在几年内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是一项朝阳产业,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第一部分:引言。

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确定论文的基本框架。

(2)第二部分:有关理论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的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知识概念、知识共享平台以及知识共享平台运营模式。

关于知识概念的研究:一是从知识管理与信息传播的角度去定义知识的内涵,如张新华,张飞(2013)的《“知识概念”及其研究内涵》认为知识的定义具有离散型与多面性,需要从知识管理、来源与创造、语义环境三个视角鉴别分析知识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知识,知识既可以是具有双重特性的有形资产和具有潜在价值的无形物,也可以被称为是数据、信息和知识连续统一体的一个环节和部件。

二是从哲学的角度对知识的本质进行界定与辨析,如肖中舟(1994)的《论知识》,运用哲学逻辑推理对知识概念进行辨析,把知识定义为“被证明的真信念”,而潘磊(2011)的《知识概念与认知实践——从盖梯尔问题谈起》,则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肯定了界定知识过程中“辩护”与“真理”两个因素的重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10日之前,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以论文题目为核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翻阅,并对已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然后进行开题报告,整合已有资料、构筑论文的大纲。

(2)2022年1月1日至1月15日, (3)2022年3月10日前,设计调研问卷,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问卷的完善润色;然后分发线上和线下问卷,收集并分析数据。

(4)2022年3月15日至4月30日一边根据收集的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详实的论文编写工作,对论文编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推敲整合,并进行修改完善,准备论文中期检查;并完成论文的初稿部分,向指导老师寻求意见,优化论文的结构,润色语句,修改不当之处,补充不足之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新华,张飞.“知识”概念及其涵义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06):52-53.[2]肖中舟.论知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14. [3]潘磊.知识概念与认知实践——从盖梯尔问题谈起[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08):5[4]倪延年.知识传播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999: 5.[5]季芬.认知盈余时代社交问答网站知识分享研究[J].中国出版, 2016(16): 23. [6]喻国明,郭超凯.线上知识付费:主要类型、形态架构与发展模式[J].编辑学刊, 2017(05):11. [7]徐莹.知识共享经济模式的在线付费问答产品的生存与挑战[J].传播与版权, 2017(01):113. [8]许森.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以付费语音问答服务“分答”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19):193. [9]刘征驰,黄雅文,马滔.非授权分享、定价分歧与知识付费平台运营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21,29(03):168-175..[10]苏鹭燕,李瀛,李文立.用户在线知识付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信任和认同视角[J].管理科学,2019,32(04):90-1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