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消费信贷在发达国家历史悠久,是联系生产制造业、商 品零售业、银行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桥梁。
发达国家历史经验表明,消费信贷可以直接促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我国现代消费信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90年代末进入高速增长期,发展势头良好,但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及个人信用体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以盐城市的消费信贷为实例,首先对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分析我国消费信贷的积极作用,再找出我国信贷消费的存在问题;最后综合针对我国的消费信贷,提出解决对策。
二、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消费信贷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消费信贷及其风险的研究还处于摸索之中。成果有限,理论研究更是匮乏。余永定和李军在《商业银行信贷进退机制研究》中提出中国居民消费有两大特点:一是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二是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存在一个特定的支出高峰期以及相应的储蓄目标。贾良定、陈秋霖在《消费行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中通过建立无消费信贷和有消费信贷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型,阐释了消费信贷的作用机理,认为当前提高居民收入及提供居民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支出预期是目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主要措施。闫先富在《拉动消费》中认为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战后,消费信贷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每年都要发布消费信贷报告(Consumer Credit Report)。Barro在《The Loan Market,Collateral and Rates of Interest》中的研究以抵押价值相对合约双方的非对称性为前提,论述了抵押与利率的关系。但是他的研究忽视了信息方面的问题。Klein,B.andK.Leffler,在《The Role of Market Forces in Assuring Contarctual Performance》中指出,信誉在竞争性市场上受到重视的先决条件是潜在的长远经济利益大于期限源于背弃承诺而获得的利益。自美国1975年、1976年颁布公平信用机会法后,信用评分技术切实得到应用。Allen and Santomero在《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raediation》中认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研究问题:本文以盐城市的消费信贷为实例,首先对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分析我国消费信贷的积极作用,再找出我国信贷消费的存在问题;最后综合针对我国的消费信贷,提出解决对策
研究方法:通过所学专业课程知识及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寻找与课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案例,利用了各研究方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题进行探讨。
5. 参考文献
[1]石洪发.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2)
[2]李婷.中国消费信贷现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3]李燕桥.消费信贷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分析[D].山东大学,20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