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计算机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希望它能够成为网上货币交易的工具。
现有情况下,移动支付、云计算、余额宝的出现更促使人们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交易过渡到了互联网交易。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相互结合而产生的领域,其发展潜力引起了世界各国金融业的重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并且它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在发展如此迅猛的互联网时代,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新兴领域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这个新兴领域会遇到怎样的创新与监管的困境,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路径使得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原因, 2.国际上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发展的, 3.探究现如今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与监管方面遇到的困局, 4.对面临的困局提出规范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8220;两会#8221;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鼓励金融领域科技的应用。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提出#8220;栅栏、普惠、驱动#8221;三大原则推进银行业金融创新。
吴晓求(2014)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替代边界,指出未来的金融业态是在竞争中共存、在共存中竞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简要介绍互联网金融,并对其本质、特性进行展开分析 2、对互联网金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叙述 3、探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原因 4、剖析其创新与监管的困局,并分析国际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 5、提出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建议和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困局的路径 6、总结 二、研究计划进度 1、2022年12月1日--2022年1月18日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并确定写作提纲 2、2022年1月19日--2022年4月20日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4月21日--2022年5月6日 反复修改论文 4、2022年5月7日--2022年5月10日 对论文进行最后修改审核,最后定稿打印
5. 参考文献
[1]吴晓求.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J].财贸经济,2014(1):14-23. [2]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J].财经科学,2014(6):22-30. [3]徐庆炜、张晓锋.从本质特征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7):64-68. [4]陈林.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3(11):52-56. [5]屈援、李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监管原则与监管路径[J].金融与财政研究,2014(8):137-141. [6] George J.Benston.Interest Payments on Demand Deposits and Bank Investment Behavior[J].Journal of Poetical Economy,1964,72:431-44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