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经营战略和对利益的刚性需求,使得其对融资对象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收益性尤为看重,显然,那些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小企业,由于历史和稳定性都不如传统的大企业,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对风险的防范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更愿意选择风险相对较小、收入较稳定的传统企业;另外,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原因便造成了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难以筹得足够的资金。然而,根据相关数据,中小企业占我国总企业数的99%及以上,并且创造出了74%的工业增加值和63%的GDP,这无疑说明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其在资本市场中只占融资总额的20%不到,这种明显的失调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如今,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2013年11月,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就银行领域的问题,做了以下改革:开放民营银行的准入门槛,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以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中小企业虽因融资额度小而广受欢迎,但借款人信誉风险大且无法提供抵押、贷款使用监测困难、收款难、管理和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另诸多商业银行烦恼。而国家开放民营银行试点的目的就在于完善现有的金融体系,弥补小微企业融资市场的欠缺,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因此,民营银行产生和发展对于改变目前银行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填补我国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无法或无力顾及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的市场,从而优化和完善金融体系、改进和提升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形成的原因并从民营银行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的影响的角度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二)论文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一方面,据调查显示有70%的中小企业都认为融资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另一方面,资金作为任何企业都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商业银行也必然会追求相对高的回报和较低的风险,这在世界范围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本身的层次及地区差异的突出,虽然国家近年出台了不少政策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但目前尚未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目前我国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代表人物有:钟朋荣、卢中原、蔡鲁伦等。钟朋荣认为应建立中小企业募股渠道,通过发展柜台交易使一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融资和募股;卢中原认为发展直接融资,必须积极探索风险投资机制,通过组建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投资公司,以直接持股和发放长期贷款的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而中国民生银行行长蔡鲁伦认为目前银行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都不适合中小企业,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31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01月01 日-2022年 1月18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 01月 19日-2022年 03月19日,根据大纲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1)
[2」董彦岭,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 张捷,社区信用制度创新与中小企业融资[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