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资金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已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通过对新型金融农村机构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来启示如何建设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给出相关对策。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使人们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为人们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小型银行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背景,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从而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王信(2014)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论探讨,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特征,了解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变迁和环境约束。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8220;支农、支小#8221;政策效果及影响效果发挥的制度设计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许丹丹(2013)通过理论和实证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有效地识别,以期能够为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保障农村金融支撑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增长的可持续提供必要的证据和指导。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背景,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5. 参考文献
[1]王信.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许丹丹. 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熊佳丽.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1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