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监管体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8 09:07: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金融安全关乎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主权维护,促进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构成,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加速发展,其发展状况也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不断的下降、损失拨备覆盖缺口明显减少、税前利润不断增加、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所有者权益明显增加、银行的国际评级不断提高等等。

然而,在肯定我国银行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日益紧密、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中国而言,目前的银行业发展仍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生活的需要,在银行监管领域依然存在着不少尖锐的矛盾和复杂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的银行监管工作依然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和挑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对中国银行监管的演变历程进行探究与深究。

2.了解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框架以及我国银行监管面对的各种挑战

3.了解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英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对银行监管作出的调整和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1)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第一时间开始采取挽救市场的计划,重拾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同时从另一方面着手对其金融监管体系框架进行系统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监管水平的金融监管法案。

2008年3月31日,美国财长保尔森向美国国会提交了名为《现代金融监管构架改革蓝图》(以下简称《蓝皮书》)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提出了建立以目标为基础的监管模式,旨在促进金融体系的有效竞争,同时能更好的监控风险;2009年6月17日,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金融监管改革:一个新的基础》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白皮书,并于同年12月获得了参众两院通过,该方案反思了本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提出了政府应该积极构建监管安全防线,把稳定监管、审慎监管和各种商业行为监管作为政府第一要务;2010年7月,为提升美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以下简称《多德-弗兰克法案》)正式生效,从该法案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次贷危机所进行的深刻反思。

在这些法案中,以《白皮书》和《多德-弗兰克法案》尤为重要,其中的改革涉及到监管框架、市场、消费者保护、机构设置、系统性风险等诸多方面,这次改革开启了美国自#8220;大萧条#8221;以来最大规模的监管改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撰写开提报告(2022年11月--2022年1月1日)

2.撰写论文初稿和翻译外文资料(2022年2--4月完成)

3. 进行论文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赵;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黄敏.银行监管制度研究:国际经验的借鉴[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祁敬宇,祁绍斌.全球化下的金融监管[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