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马云的成功以及双11的消费节直接引爆互联网金融的话题讨论,马云的支付宝新增的余额宝功能,其高额的回报收益率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资金,其规模之大一时间震惊整个金融界,其大量地吸收资金对银行存款形成极大的冲击,使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银行界一时间形成海啸,各大银行在此生死存亡之际纷纷进行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求在互联网金融的海啸中存活下来。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我国银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对传统银行的冲击形成新一轮的银行大洗盘,实力不行,服务质量差的银行注定会被淘汰出局,同时促进传统银行结合互联网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目前存在的几大模式,分析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和机遇,通过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拥抱变革带来的契机,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对策和建议。
关键问题:如何正确引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让银行借助互联网金融进行转变
写作提纲: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状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经济趋势的涨高,互联网金融早已经在国外的市场生根发芽,促使着金融机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于1971年创立的Nasdap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这一全新的经营方式从构想进入到实际运营。1995年10月18日美国3家银行联合在互联网上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8220;安全第一网上银行#8221;,预示着网络金融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7月3日,西班牙Uno-E公司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第一集团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的第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Uno First Group。两家公司跨洋重组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络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从网络银行到网络保险,从网络个人理财到网络企业理财,从网络证券交易到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网络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目前在欧美国家的主要模式大致分为六种: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银行、互联网证券以及互联网保险等。由此看到国外互联网金融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国外的互联网金融也有一定的问题:首先,这些金融产品大多没有获得实体经济的接受与认可,存在信用风险;其次,它们的安全性堪忧,账户数据和资金安全存在隐患等。
国内研究状况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完成开题报告后,便可以着手论文初稿的写作。
在写作之前,我还得多看看行业前辈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与看法,避免与他们的重复研究,通过前辈的研究基础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或更加细微的研究,力争让论文具有创新性。
另外还得准备充足的参考文献,搜索外国的研究资料或期刊,寻找最新的数据资料,确保论文的真实性。
5. 参考文献
1.韩壮飞. 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来继泽.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汤皋. 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思考[J]. 金融会计,2013,12:55-5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