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过去十年间,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关联日趋紧密。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持续升温,直至引发目前新一轮的房地产是否过热的争论。
与此同时,我国银行贷款的增长幅度也呈现出扩张的势头,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对银行信贷行为与房地产价格互动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
2。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年国内对于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1】:李健飞等(2005)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和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银行过度放贷并不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根源,而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银行信贷扩张的作用却不能忽视【2】;段忠东等(2007)利用中国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的月度数据分析认为,银行信贷通过协整关系成为房地产价格短期波动的Granger原因【3】;袁志刚和樊潇彦 (2003)从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出发讨论了均衡价格中是否存在理性泡沫,为分析市场参与者预期、银行信贷及政府政策在房地产泡沫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简明的分析框架【4】;李宏瑾(2005)在一项关于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发现银行信贷资金是决定我国房地产供求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因素【5】;周京奎(2005)在一个不对称信息框架下分析了银行和房地产投资者之间的行动选择,认为在单重博弈中,提供房地产信贷是银行的最佳选择。
而在多重博弈中,双方根据对方过去的行动来更新自己的信念,在借款人不良贷款行为对银行的收益影响足够小的情况下,借款人采取信誉低的行动,银行采取金融支持力度高的行动将是多重博弈的均衡解【6】;谢百三、王巍(2005)认为,我国目前部分城市房地产出现过热现象,我国商业银行大量信贷资金介入房地产市场,银行信贷扩张是引发我国部分城市出现房地产过热的重要原因㈣i易宪容(2005)认为中国目前出现了房地产泡沫,并且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完全是建立在银行信贷支持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在本轮房地产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上研究主要是从纯定量的角度对银行信贷和房地产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没有从理论上对货币信贷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而且定量分析大多选用季度数据,样本量较少。
本文将首先从理论分析出发来研究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作用机制,其次在实证分析中选用月度数据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增加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文章最后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18日 收集论文资料并大量阅读相关文献. 2022年12月22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1日 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3月2日―2022年4月1日 提交中期检查材料,接受学院抽查;
5. 参考文献
[1] 王稳.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行为投资分析方法[J].金融论坛,2005(7) [2] 张颖.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者行为个性化趋势[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6,(5)
[3] 仪垂林,章仁俊.股市异常现象、投资者行为与行为金融学[J].现代金融,2006,(2)
[4] 陈红.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J].经济经纬,2005,(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