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
市场主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市场交易中所有的经济活动,与个人信用息息相关。
一旦个人行为失之约束,就会发生个人失信行为,进而出现集体失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介绍和比较国外较成熟的个人信用评分建模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应用于我国的制约条件进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检验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对模型进行修正,提出完善模型运行条件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个人信用制度,即信用体系,是指由国家建立,用于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运行机制,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已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坚实基础。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介绍和比较国外较成熟的个人信用评分建模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应用于我国的制约条件进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检验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对模型进行修正,提出完善模型运行条件的建议。
5. 参考文献
个人信用评估组合模型的构建--基于决策树-神经网络的研究杨胜刚; 朱琦; 成程, 金融论坛 2013年02期 , 期刊基于优化CBR的个人信用评分研究姜明辉; 许佩; 韩旖桐; 覃志, 中国软科学 2014年12期 , 期刊中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个人信用模糊评估林清泉; 张建龙; 杨丰,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02期 , 期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