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商业银行陆续开办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组织)个人消费目的(非经营目的)的贷款。
众所周知,巨额的不良贷款一直是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隐患,它不仅直接造成银行业效益低下和经营困难,同时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前进的步伐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而伴随着我国消费市场不断扩展,该项业务存在的问题和所带来的消费信贷风险则已构成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金融风险。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了解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包括房地产信贷、个人消费信贷等)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近年来实施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等现实状况,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此外,本课题还对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一些风险分析与相应对策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外一些比较先进、比较成功的相关制度与理念,一些针对近年来我国信贷风险管理改革的评价与建设性意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与创新,这也可以为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使之能更好地从实际出发,与国际接轨。
最后,本课题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完善其内控制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和指导。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底特律大学的Jim.W.Green教授认为,中国银行在管理机制上与美国银行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必须有一个彻底转变,否则银行只是一个政府机器,很难做到和金融自动化接轨,更不能抵挡国际金融业的强势竞争,要切实转变经营机制,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金融企业,深化金融改革,强化内部控制这是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规范企业改制行为。
强化央行监管,发挥金融系统合力作用。
企业要深刻领会#8220;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8221;,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坚决制止各种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05日-2022年11月22日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2022年11月23日-2022年12月10日 完成开题报告,确定实习单位 2022年12月11日-2022年03月18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开始毕业实习 2022年03月19日-2022年04月30日 修改论文、确认定稿,完成毕业实习 2011年05月01日-2011年05月25日 毕业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贾良定.陈秋霖.消费行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1(3) [2] 袁亮.个人消费信贷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及对策[J].理论探索,2008(7). [3] 段照清.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J].财经视点,2009(2) [4] 喻翔.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1) [5] 周磊.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8) [6] 陈晓静.中国消费信贷研究[D].复旦大学,2004(8) [7] 刘广如.刘哲.我国消费信贷现状考察[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2006(2) [8] 柳思维.胡德宝.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信贷博弈分析[N].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3) [9] 黎洁.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6(1) [10] 闫小欢.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8) [11] 李军.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信贷分析[J].甘肃金融,2007(8) [12] 许华琴.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N].南天大学学报2007(3) [13] 汤文婷.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现状及发展趋势简析.财经纵横,2008(06) [14] 郭和彬.秦文利.个人消费贷款个案剖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 [15] 潘丽娟.我国消费信贷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01) [16] 郑菊明.美国消费信贷市场建设经验与启示[J].浙江金融,2007(O3):23-35. [17] 杨丽, 刘从军.美国的消费信贷立法及其启示[J].北方经济, 2006(7) [18] Barro,R,J,1976,#8220;The Loan Market,Collateral and Rates of Interest#8221;,The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lng.8(November),pp439-456. [19] Klein,B.and K.Leffler,1981, #8220;The Role of Market Forces in Assuring Contarctual Performance#8221;,Journal of Political Ecomomy,89,PP.1326-1346. [20] Chan,Y.,and G.Kanatas,1985, #8220;Asymmetric Valuation and the Rele of Col lateral in Loan Agreements#8221;。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Banking,17 pp84-95. [21] Myers,J.H,and Forgy,E.W,1963,#8220;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s,#8221;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s Association 58 (September),PP.799-806. [22] AIien,Franklin and Salltomero,Anthony.M,1998, #8220;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raediation,#8221;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1,pp.1461-1485. [23] Scholtens,Bert and Wensveen,2000,。
A Critique o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