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开题报告

 2023-02-03 10:52: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

“新三板”起源于中关村,主要针对高科技中小企业。因还存在着一个老三板一原股转系统内的退市企业以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为了与老三板相区别,所以称之为“新三板”。

“新三板”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37.0万户,比2016末增加0.5万户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比重为97.5%。其中,中型企业5.4万户,占比为14.2%;小型企业31.6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83.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通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三个指标,分析了融资前后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变化,发现均有所下降,侧面说明企业融入资金并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

其次,本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建立影响融资效率的因素集C=c,c,...,c。选取c1为融资成本,c2为资金利用率,c3为融资机制规范制度,c4为融资主体自由度,c5为清偿能力等五个因素构成企业融资效率评价的因素集。其次,建立权重集,得到三角模糊矩阵M=D*A,其中D为专家的相对权威权重。再次,建立评价集V={v1,v2},其中v1=高,v2=低。然后,建立单因素模糊评价,这部分由有相关经验的多个决策者给出每种融资渠道下各个因素对融资效率的隶属度得到。然后,得到模糊综合评价。各种融资方式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将他们分别与权重W进行模糊变换,得B=W*X股权。最后,得到评价结论。有60%的把握认为中小企业效率最高的融资方式是内部融资,且内部融资效率gt;债权融资效率gt;股权融资效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融资效率的理论研究

宋文兵(1998)不但提出融资效率包括两方面——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还将股权市场和间接融资进行比较,得出股票融资的效率低于间接融资(银行为中介的信贷融资)的结论,即间接融资有很大的潜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认真研究所选课题,写出具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的毕业论文。研究计划安排如下:

①2022年11月,与导师见面交流,确定论文题目。

②2022年12月,与导师进行讨论,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Charnes, A. , amp; Cooper, W. W. (1978). E. Rhodes (1978).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 429-444.

[2]Jain B A, Kini 0. The Post - Issu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IPO Firms[J].Journal of Finance, 1994, 49(5):1699-1726.

[3]Jensen, Michael C, Meckling, William HH.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76, 3(4):305-36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