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建设的推进,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参与度越来越高, 这对本国经济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金融开放是衡量一国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金融业的适度开放,既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势力与国际竞争力。但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却一直受到金融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妥善处置金融开放导致的经济波动,各金融子市场风险累积会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进一步恶化成金融危机的可能。
为了确切认识金融开放是否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联系,以及后者受到了前者何种影响及程度之深浅,需要对金融开放及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相应的测度。整体金融市场由各个金融子市场构成,存在风险溢出、相互传染的可能,这构成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选择金融压力指数对重要金融子市场的代表性风险指标进行观测与考察,再以 CRITIC 权重形成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综合指标,以此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帮助识别、抵御金融开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波动与风险, 以此来维持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金融开放。
金融开放是中国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必守底线,所以关注金融开放及金融风险相关指标测度,研究二者关系与影响,对于当今中国很有必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选择金融压力指数对不同金融子市场的风险进行测度,基于 CRITIC 权重形成综合指标用以表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证我国金融压力。结合金融开放的相关测度指标进一步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开放的联系,识别两者存在的联动变化,探究金融开放程度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变化的问题,并给出对后续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建议。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某一事件对多个金融机构或者多类金融市场产生冲击,进而威胁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稳定,其核心在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分析整合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可以了解到现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主要有三类:
1.经验方法。又称信号法,即通过分析已经发生过金融危机国家的历史数据及引发 危机的相应影响因素,探讨定位有关经济形势,找出危机发生的信号指标及阈值,进而 构建用以预测未来金融危机是否发生、何时发生的预警系统,提供估测危机爆发可能性 的有效工具。如 Duca amp; Peltonen(2011)等。
2.网络分析方法。运用 GARCH 模型、矩阵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 DD 模型等统计方 法与计量模型来研究金融机构、金融子市场之间的系统关联、风险传染的状况,测度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而判断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如 Girardi et al(2013)、 Rodriguez-Moreno et al(2013)、范小云等(2013)。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本项目首先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相关研究及代表性理论,归纳总结金融开放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相互联系、作用的理论机制,并梳理政策背景。其次,运用金融压力指数模型实证研究不同金融子市场的风险程度,再运用 CRITIC 权重法得出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综合指标,结合金融开放测度结果,得出结论。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总结结论并对后续进一步研究做出规划和展望。
具体的研究方案如下图所示:
5. 参考文献
[1] 许涤龙,陈双莲. 基于金融压力指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研究[J]. 经济学动态, 2015,(4):69-78.
[2] 巴曙松,朱元倩. 压力测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J]. 经济学家,2010,(2):70-79
[3] 范小云,方意,王道平. 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动态特征及系统重要性银行甄别——基于 CCA 与 DAG 相结合的分析[J]. 金融研究, 2013,(11):82-9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