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推动减污降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期。政府部门为了引导金融机构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相结合,运用金融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发展,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于放贷利息收入的特点,制定了绿色信贷政策。绿色信贷是我国解决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2007年7月,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我国污染减排的主战场。政策发布后,得到了大部分地区金融系统和环保部门的回应。
“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考验,也是机遇。然而,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绿色信贷发展速度较慢、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积极性不高、绿色信贷政策实施效果不佳等。此外,银行给予绿色项目或者节能环保项目发放的贷款总额迅速增加,但绿色信贷余额增长率较低。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业银行业务较活跃的省份,对其进行绿色信贷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有代表性,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针对以上绿色信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机制分析和实证分析两部分。
机制分析方面,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影响因素研究,运用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基于商业银行视角,将政府监管作为外生变量,建立新的绿色信贷演化博弈模型,理论分析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行为的竞争博弈,促进银行主动实施绿色信贷。从理论角度挖掘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影响因素,探讨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具体条件。主要使用的参数包括:银行经营业务收入、实施与不实施绿色信贷的贷款利率差异、政府补贴等额外收益、转移业务量、绿色信贷实施成本以及银行不实施绿色信贷的监管惩罚等。使用上述参数建立一个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和不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下商业银行竞争的对称博弈支付矩阵。得出结论:绿色信贷补贴、绿色信贷业务量和不实施绿色信贷的违规惩罚成本对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有正向影响;绿色信贷实施成本、转移业务量对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有负向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关注商业银行实施赤道原则的影响因素。国内关于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相关研究较多,但较少学者从商业银行角度,将政府监管作为外生变量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影响因素。
(1)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相关研究
绿色信贷实质上是对绿色企业或者绿色项目的一种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商业银行会给予满足条件的绿色项目较低的贷款利率,使得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有很多影响因素。张一晨等(2017)研究表明,绿色信贷实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的监督成本,政府对实施绿色信贷的银行的补贴以及对未实施绿色信贷的银行的惩罚。Oren(2007)认为绿色信贷的实施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同时,政府部门会对商业银行有一定的激励措施,比如贴息、奖励、税收优惠等补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会促进企业向低污染、环保领域发展(2009)。除了绿色信贷的积极影响因素,部分学者还发现了阻碍绿色信贷发展的因素。马勇等(2017)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研究,发现绿色信贷违约风险较高、政府激励力度不足、银行对绿色信贷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力度不够、无法准确获取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等都是绿色信贷的不利影响因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经与导师商量后,我制定了如下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2021年12月1日-2022年1月31日):搜集并整理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调试软件,做好选题。
第二阶段(2022年2月1日-2022年2月28日):文献综述并概述相关理论;搭建毕业论文框架;利用演化博弈模型进行机制推导,做好内在机制分析。
5. 参考文献
[1] 张一晨,孙英隽. 绿色信贷政策有效性分析——基于政府和银行的博弈视角[J]. 生产力研究, 2017,1(10):40-43.
[2] 马勇,曾兰兰. 江西省绿色信贷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EM模型[J]. 金融与经济,2017,(6):35-40.
[3] 王朝弟,赵滨,吕苏越.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绿色信贷实施机制研究[J]. 金融监管研究,2012,6(1):80-9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