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的废弃物品,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人类的活动总是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随之而来的则是棘手的垃圾处理问题,若垃圾处理不当,既会使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日益衰减,也会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被污染,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处理垃圾的关键环节是合理的垃圾分类,2019年9月,为推动全国公共机构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发挥率先示范作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通知,公布《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参考标准》,并就进一步推进有关工作提出要求。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数据集的收集与清理,通过收集垃圾图像,提供目标定位及分类标注,建立一个可应用于目标检测任务的垃圾图像数据集,其中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比例为8:2。
2)选择合适的目标检测模型,分析对比Faster R-CNN、YOLOv3、SSD、MobileNet等主流目标检测模型,选择垃圾检测的应用场景中最适合的模型。
3)模型训练4)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测试,测试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表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自我国办公厅颁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以来,有关垃圾分类的话题一度在网络上出现热议。
垃圾分类对我国居民而言还属于比较新潮的生活习惯,而我国人口基数大、分布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更阻塞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1]。
现有的垃圾分类文字查询系统可以解决大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疑惑,但是,我国还存在大量缺乏手写、拼音或语音输入能力的老年及其他无独立行为能力的群体。
4. 研究方案
课题主要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做目标检测,掌握深度学习中常见的分类算法的现状,训练一个图像分类模型将垃圾分为4类,了解深度学习的整个过程(数据采集、标注、训练、验证、部署)。
对用户上传的照片做计算和分析,做出垃圾的分类判断。
1.系统功能结构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垃圾分类系统功能结构示意图2.核心功能设计搜索垃圾: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直接通过关键字检索垃圾信息。
5. 工作计划
2022-2022-1学期:第15-16周:完成选题,查阅相关中英文资料。
第17周:与导师沟通进行课题总体规划。
第18-19周:导师下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根据导师的要求进行外文翻译,列出开题报告大纲,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