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冠疫情给全国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研究表明,人群的流动和人群密度对于疫情的防控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我国,出入车站、商场、医院等大人流量大的公众场所需要出示健康码,有的还需要填写各种信息。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返校初期从五湖四海来到了一个封闭的校园,人群密度大,人群流动性高。进入校园以后,尽管我国大部分高校采取了封闭式管理措施,但是应届毕业生需要外出实习或者找工作,进出校园在所难免,因此加强校园疫情防控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传统的测温和登记具有很大的局限,通过智能的校园疫情防控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基于微信校园疫情防控小程序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校园疫情管理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微信小程序广大学生可以进行疫情防控的高效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采用人工疫情信息管理的方法,不仅效率低,易出错,手续繁琐,而且耗费大量人力。为了满足校园疫情高效的管理,在工作人员的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前提下,特编此校园疫情防控小程序软件以提高校园疫情的管理效率。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前端问题:校园公告通知,查看公告详情,注册成功后 会在小程序端自动生成学校健康码(一个二维码)。管理员可以在后端维护学生填报的疫情信息。本课题拟完成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校园疫情防控系统设计
本课题的关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在疫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经过党的领导和指挥,防疫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还有人民群众的配合,我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根据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 2020 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组织教职工做好开学准备,落实师生健康检测要求,按照“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属地统筹”等原则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说明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和自身要求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形势有序开学,复工、复产、复学可以视为疫情向好的直接信号,但并不是万事大吉,而且还要高度谨防群体性疫情暴发的可能,而复学的大学生就处于群体之中,所以校园疫情防控是校园常态化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校园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的需求,拟开发一款具有多端多系统的“校园疫情防控平台”软件以更便捷地采集有关疫情信息,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资讯,将每日上报的个人身体健康信息可视化,将活动路线可视化以用于疫情应急处理,并运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技术将疫情相关信息进行展示。本平台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以及流行技术框架来应对现在或是未来流行病的预防和传播,并充分运用阿里云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数据支撑,让数据“动”起来、“跑”起来、“实”起来,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技含量和效能效用。本平台是结合现代软件开发技术而实现的一款适合校园的疫情防控系统,它借助可视化技术将数据更为直观地展示出来,同时借助疫情知识题库模块提高师生的疫情知识,更有效地进行符合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需要。 从政策层面上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驱动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如 :2017 年 国 务 院 发 布 《新 一 代 人 工 智 能 发 展 规 划 》,2018 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2019 年至 2020 年,教育部办公厅先后印发了《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和《2020 年教育信息化和 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从教育实践应用中,人工智能影响到教育中的方方面面,由物及人最终升华整个教育治 理体系 ,人 工 智 能已不仅是一种新工具、新方法,更是一种新思维,驱动教育创新变革。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校园物理场所和网络学习空间相融合,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融合 ,推动形 成 以 学 习者为中心的全场景、个性化、高品质的智慧育人环境。人工智能赋能教 师 , 替 代 教 师 呆 板 低 效 的 日 常 工作,增强教师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促进 教师 身 份 的 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知识的建构者,同时更为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缓解师资短缺、不均等问题。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过 程 得 到 个 性 化 、精 准 化的智能支持,成长过程中的知识能力、身 心健 康 得 到 智能检测和综合评价,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无边界学习得以尝试发生。
4. 研究方案
5. 工作计划
2022-2023-1学期:
第15-16周:完成选题,查阅相关中英文资料,进行相关技术的学习;
第17周:与导师沟通进行课题总体规划;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