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快速发展,协同队列驾驶作为一种先进的车辆驾驶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协同队列驾驶系统通过车车通信、车路通信等技术,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旨在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安全性以及舒适性。
然而,协同队列驾驶系统的成功部署高度依赖于车辆之间可靠、实时和安全的通信。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车辆可靠通信是协同队列驾驶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协同队列驾驶系统及车辆可靠通信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协同队列驾驶系统中车辆可靠通信的关键技术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协同队列驾驶系统通信需求分析:-分析协同队列驾驶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包括数据类型、通信距离、延迟要求、可靠性要求等。
-研究不同通信技术在协同队列驾驶系统中的适用性,例如DSRC、LTE-V2X、5G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实验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推进研究工作。
1.理论分析阶段:-深入研究协同队列驾驶系统的特点和通信需求,分析现有车辆通信技术的优缺点,为可靠通信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车载自组网、多跳路由、网络拥塞控制、通信安全等关键技术,为方案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提出一种面向协同队列驾驶系统的混合通信架构:针对现有单一通信技术难以满足协同队列驾驶系统需求的问题,结合DSRC和LTE-V2X技术的优势,提出一种混合通信架构,以实现更可靠、高效的车辆通信。
2.设计一种基于预测机制的可靠路由算法:针对车辆移动性导致的网络拓扑动态变化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预测机制的可靠路由算法,通过预测车辆的未来位置和网络状态,选择更稳定的路由路径,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拥塞控制机制:针对协同队列驾驶系统中车辆密度变化范围大、网络负载波动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拥塞控制机制,通过学习网络历史数据,预测网络拥塞状况,并动态调整数据发送速率,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佳, 金鸿章, 朱西超, 等. 基于边缘计算的车联网消息可靠传输机制[J]. 计算机学报, 2021, 44(1): 106-123.
[2] 张浩, 李克强, 马驰, 等. 车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综述[J]. 软件学报, 2020, 31(9): 2805-2831.
[3] 陈志强, 陆凯, 谢征原, 等. 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综述[J]. 通信学报, 2021, 42(3): 1-2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