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汽车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主要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平顺地行驶,并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
在车辆运动的过程中悬架结构的受力状况都比较复杂,传统的计算方法,则是基于材料力学经典理论,建立悬架各元件的计算模型再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往往带有局限性,模型也常常过于简化,计算也过于粗糙,数据不很精确,从而不能确切的反映悬架各元件的力学性能,同时这种传统的方法所耗周期比较长,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研究悬架的运动性能,分析该车的定位参数与汽车性能的关系,并对定位参数进行优化。
在此基础上,求解悬架静态时的受力情况。
2、建立悬架中的有限元模型,主要包括几何模型的建立单元类型的选取,网格划分,载荷施加及边界条件的处理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
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
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
4. 研究方案
方案一:悬架的有限元分析采用 ALGORFEAS软件。
为了减少计算量并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单元的 优点得到较高的计算精度,根据有关有限元网格划分准则将桑车前悬架分为如下6个子模型分别进行建模及预处理:(1)减 振 器 杆 及 活 塞(块单元);(2)减振器筒 ( 板单元);(3)转向节及滑柱筒总成(板单元);(4)球铰( 块单元);(5)下摆臂 ( 板单元);(6)橡胶衬套(块单元)。
然后通过ALGOR的COMBSST命令将其组合成完整的前悬架模型进行计算。
5. 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前一学期末完成英文翻译,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并准备开题报告。
第1周 完成英文翻译,提交英文翻译给指导老师批阅。
英文翻译经指导老师批阅合格并确认后,译文和原文均上传至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译文封面用标准模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