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物尤其是工业厂房的规模和高度不断增加,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雷电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雷电过电压、雷电电磁脉冲等会造成电子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生产中断甚至火灾爆炸等事故,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雷电活动的加剧,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防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防雷理论研究、防雷技术开发、防雷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课题将从天津景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生产车间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以下研究内容:
1.对2#生产车间进行全面调研,包括建筑结构特点、周边环境状况、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分布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雷电风险评估,确定防雷类别和防护等级。
2.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研究确定直击雷防护措施,例如,选择合适的避雷针类型、高度和布置方式,计算接地电阻,设计接地装置的布置方案等。
3.针对2#生产车间内部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特点,研究确定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措施,例如,选择合适的浪涌保护器类型、安装位置和接线方式,以及屏蔽、接地等措施,确保电子设备免受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调研、仿真模拟、工程设计等多种方法,并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开展:
1.收集资料,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防雷标准规范、研究文献以及天津地区雷电活动情况等资料,并对天津景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生产车间进行实地调研,掌握车间建筑结构、周边环境、生产设备等基本信息。
2.雷电风险评估: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研结果,分析2#生产车间的雷电风险,确定防雷类别和防护等级,为后续防雷设计提供依据。
3.防雷方案设计:根据确定的防雷类别和防护等级,结合2#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设计防雷系统方案,包括直击雷防护、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接地系统设计等,并进行方案比选和优化。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针对生物科技生产车间这一特定场景进行防雷设计,充分考虑生物制药生产过程对环境洁净度、设备稳定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雷措施。
2.结合天津地区雷电活动特点和2#生产车间周边环境状况,进行精细化的雷电风险评估,提高防雷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在传统防雷措施基础上,引入先进的防雷技术和产品,例如,主动式避雷针、智能型浪涌保护器等,提升防雷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3.
[3] DLT 5098-2005.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接地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