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的日益发展,电力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整个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的形式也变得日益严峻。
传统电力系统多为集中式发电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故分布式发电技术应运而生。
分布式电源一般与低压配电网相结合,具有降低能源损耗、建设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安全稳定和发电方式灵活等特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课题的关键问题:1、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以及对电网规划的影响;2、分析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等效模型,并寻找合适的配电网重构优化算法;3、通过选择的优化算法对一些实例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
课题的难点:1、分布式电源通过不同的接口接入配电网,由于这些接口的控制方式不同,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也不一样,需要在潮流计算中做不同的处理;2、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能力并选择合适的配电系统进行仿真。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负荷的增长,石油煤炭等传统资源的匮乏以及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新兴能源逐渐代替化石能源。
但是当各类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会导致电网供电能力下降,网络损耗加大等问题。
所以就需要对配电网进行重构,配电网网络结构是否规范,是电网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
4. 研究方案
首先,分析分布式电源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并根据它们并网的特点分别建立自己各自的数学模型;其次,对分布式电源并网时归为哪一类节点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进行等效处理。
在IEEE 33系统中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数据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统一处理各种分布式电源。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查阅有关文献;第二周查阅文献并翻译外文文献;第三周撰写开题报告;第四周研究配电网重构模型;第五周研究配电网重构模型;第六周研究配电网重构模型;第七周选择重构的优化算法;第八周选择重构的优化算法;第九周简单算例分析;第十周简单算例分析;第十一周撰写论文;第十二周修改论文并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