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DC-link无源电容模组的电热仿真开题报告

 2024-06-07 11:51:53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直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DC-link作为连接直流侧与交流侧的关键环节,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

无源电容模组是直流DC-link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滤波、储能和支撑系统电压,其性能和寿命直接影响到直流DC-link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而,无源电容模组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导致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电容的性能和寿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功率密度不断提高,电热耦合问题日益突出,电热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在电力电子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直流DC-link无源电容模组的电热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将以直流DC-link无源电容模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电热仿真技术,对其温度场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以及散热特性进行研究,为模组的优化设计、热管理和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1. 主要内容

1.研究直流DC-link无源电容模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电热特性,建立准确的电容单元模型和模组等效电路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直流DC-link无源电容模组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电热仿真技术的应用情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理论分析阶段:分析直流DC-link无源电容模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电热特性,推导电容单元模型、模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热网络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仿真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3.仿真建模阶段:选择合适的电热仿真软件,例如ANSYSIcepak、COMSOLMultiphysics等,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搭建模组的电路仿真模型和热仿真模型,并通过数据接口实现电热耦合,构建完整的电热仿真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建立更加精细化的直流DC-link无源电容模组电热仿真模型,考虑模组内部结构、材料特性、运行工况等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提高仿真精度。

2.深入研究不同运行工况下模组的动态热行为,揭示温度变化与模组参数、运行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模组的热管理和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3.提出基于电热仿真技术的模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分析不同结构、材料和参数对模组温度场的影响,为模组的结构优化、材料选择和参数匹配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模组的散热性能,降低运行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永章,李正,周云海,等.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40(19):1-8.

[2] 李立浧,汤广福,魏晓光,等.±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无源滤波器组研制[J].高电压技术,2017,43(01):24-30.

[3] 陈允平,李欣然,肖先勇,等.基于多因素协调的直流断路器拓扑优选[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09):157-16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