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计算机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最近几年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解决环境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尤其重要。温度和湿度是环境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开展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实院测量,对提高人们的舒适度、改善人们的健康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产品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环境中对温湿度控制的需求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普遍应用湿度计、温度计来实现对温湿度进行检测,应用人工加湿、加热等手段来实现对温湿度进行控制[1]。这种温湿度的检测设备及控制手段具有较低的实效性和精确性。在对温湿度检测及控制具有较高要求的行业中,缺乏先进设备及技术的温湿度检测和控制系统极易造成各种事故,对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基于单片机AT89 S5温湿度控制仪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基于STC89C52设计了一款自动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它是一个具有温度和湿度检测判断是否达到设定极限值以及报警提示等功能的系统。方便人们对环境指标的及时了解。温度、湿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随着科学技术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设计一个单片机(或其他控制器)的温湿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应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单片机控制系统、LCD或者数码显示单元。通过软硬件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温湿度进行精确的控制。温湿度控制仪控制系统主要由LED显示器、STC89C52、STC89C52芯片等共同组成。就温湿度控制系统中的组成部件及其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等进行分析,旨在为温湿度控制仪温湿度检测、温湿度超限报警以及控制精确性的提高提高可靠借鉴。
对室内温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采集、显示、运算处理,并按需要控制输出量,适时调整相应值达到室内的舒适度
2、给出电路原理图和硬件电路图设计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系统由AT89S51主控模块、1602液晶显示模块、DHT11传感器模块以及蜂鸣报警器模块组成。总体系统可以分为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STC89C52单片机主控芯片、1602液晶显示和蜂鸣报警器四大模块。
设定当温湿度值处于预设值之间时,报警器不报警,而当处于预设值之外的时候,报警器发出警报,并通过调节电路,将温湿度值调节至预设值之间。
系统结构框图如下所示。
4. 参考文献
[1] 51单片机项目教程,吴险峰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 88例学会51单片机,王建,宋永昌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3] 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第二版),郭天祥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5. 工作计划
(1)2021.03.02—2021.03.22(3周)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翻译资料;
(2)2021.03.23—2021.04.12(3周)硬件功能分析,熟悉单片机指令;
(3)20121.04.13—2021.05.10(4周)设计电路原理图、编制应用程序;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