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电源系统作为信息传输的能量保障,其稳定可靠性尤为重要。
蓄电池组作为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停电时设备供电的责任,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由于制造工艺、环境温度、使用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蓄电池组内部各单体电池之间存在着性能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电池组充电不足、过放电等问题,降低电池组的容量和寿命,严重影响通信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池均衡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电池均衡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通信电源蓄电池均衡需求分析:分析通信电源系统对蓄电池均衡的要求,包括均衡精度、均衡速度、可靠性等,为均衡电路的设计提供依据。
2.电池本体参数获取方法研究:研究如何准确、可靠地获取电池本体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温度等,为电池健康状态评估和均衡策略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1.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首先,对通信电源系统对蓄电池均衡的具体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均衡电路的设计目标和性能指标。
在此基础上,研究现有的电池均衡技术,分析其优缺点,结合本课题的实际需求,设计基于电池本体的均衡电路总体方案。
2.电池本体参数获取方法研究:研究基于传感器技术的电池本体参数获取方法,选取合适的传感器,设计信号采集电路,并进行相应的信号调理和数据处理,以获取准确可靠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
1.基于电池本体参数的均衡策略:不同于传统的被动均衡或集中式主动均衡,本课题将关注于电池本体参数的获取和分析,通过对单体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结合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算法,制定更加精准、高效的均衡策略。
2.软硬件协同设计:本课题将软硬件协同设计,将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算法融入到均衡电路的软件控制系统中,实现对电池均衡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均衡效率和电池利用率。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李胜,张浩,陈凯,等.动力电池组均衡策略综述[J].电源技术,2021,45(09):1607-1612 1618.
2.黄雄,张剑,韩锋,等.基于电池本体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均衡策略[J].电源技术,2021,45(04):660-664.
3.黄伟,徐林,谢少军.基于电池本体信息的动力电池组均衡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13):181-18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