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构建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4-07-10 22:06:15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配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因此,开展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构建与实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配电网自动化已经成为国内外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配电网自动化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需求分析:-分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需求,例如故障定位、故障隔离、自动重合闸、电压无功控制等功能。

-分析系统的性能需求,例如系统的响应速度、可靠性、可扩展性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遵循以下步骤逐步开展:
1.需求分析阶段:首先,进行文献调研,全面了解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分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以及安全需求,为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2.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设计。

硬件平台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选型和配置;软件平台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力求创新:
1.基于改进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针对现有故障定位方法存在精度不高、易受过渡电阻影响等问题,研究基于改进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2.融合人工智能的配电网自动重合闸技术:针对传统自动重合闸技术难以适应复杂故障情况的问题,研究融合人工智能的配电网自动重合闸技术,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和智能化水平。


3.面向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针对分布式能源接入对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带来的挑战,研究面向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策略,提高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和电能质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刘亚东,宋晓辉,王立德,等.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03):172-184.

2.黄俊,陈允平,陈锐,等.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06):173-185.

3.李国栋,李欣然,郭佳俊,等.基于IEC 61850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J].电网技术,2021,45(08):3128-313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