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6 08:45: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金融投资行为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参与便捷化的趋势。

“半独立”状态下的大学生们也由此获得了一个契机去揭开金融行为的“神秘面纱”。

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金融判断和选择能力都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现象,由此,了解大学生整体金融素养的呈现,以及在不同金融素养水平下的金融投资行为创收情况是有必要的,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可以提供警示作用的同时也可以为其提供相关建议,增强大学生的金融意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回顾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开展文献综述,提出研究视角、方法、目标及技术路径,给出本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

2、利用统计数据,综合分析了解影响大学生金融素养评分的主成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不乏国内外学者对金融素养的相关理论以及金融素养对金融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1. 关于金融素养的定义的研究

    目前存在的文献对金融素养的定义主要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在2007年由美国金融素养和教育委员会(American 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 提出,金融素养即消费者所拥有的为其一生金融福祉而有效管理其金融资源的知识和能力。第二种:由Lusardi 和 Mitchell 在2014年提出,将金融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即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经济金融信息,并根据所获信息做出个人财务规划、在借贷方面能够按期还清债务、于退休前完成退休储蓄规划和实现个人及家庭财富积累的能力。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种定义相较于第一种更加偏重于金融素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更为通俗易懂且更有利于对金融素养这样一个抽象名词进行具象化衡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07.01-2022.09.02 检索阅读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根据文献阅读和研究及撰写文献综述;

    2、2022.09.03-2022.11.1 完成选题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上海银监局.《PISA金融素养测评框架及启示》[J]《中国农村金融》,2015,07

    [2]朱涛,吴宣文,李苏乔.《金融素养与风险态度 ———来自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6,29(169):62-66

    [3]胡 振,臧日宏,《金融素养过度自信影响股票市场参与吗? ———基于中国城镇家庭的微观数据》[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1-1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