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结构对食品消费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6 08:45: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如何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居民消费增幅下降、消费需求不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类消费支出在居民总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包括食品烟酒支出,服装支出,居住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交通通信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总体特征是:基本生活必需品在家庭总费用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但这种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变化。

消费结构升级反映了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从低到高的演变,不仅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需求,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居民收入结构、产业结构及其他重要因素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人口年龄结构、居民收入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是怎样的,有何发展变化趋势,哪些因素对变化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是好是坏,对此有何对策。

3.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最早研究人口与消费之间关系的学者是Modigliani和Brumberg(1954),他们的生命周期假说指出,理性的消费者要平滑一生的消费使得其一生的消费支出等于其一生的收入与财富之和。因此,少年和老年时期的消费会高于收入,中年时期的消费会低于收入。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时,处在幼年时期的人口比重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从微观层面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正向的。Samuelson(1958)和Neher(1971)的家庭储蓄需求模型指出,从经济功能上来讲,孩子可以看成是储蓄的替代物。一个家庭拥有较多的孩子时,可以相应减少作为养老或防老保证的家庭储蓄而增加消费;相反,每个家庭孩子数量较少时,父母可能会更多地增加储蓄以防老。另一种类似的观点(Becker,1981)认为,孩子数量和孩子质量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家庭孩子数量增加时,在既定收入下,父母可用于每个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会下降,从而减少消费。因此,家庭储蓄需求模型也预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会影响居民消费。

从宏观层面看,某一时期某一国家的资本存量是固定的,此时该国自然增长率的提高会带来人均资本存量的下降,为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不变,就需要通过降低消费来维持现有的人均资本存量;相反,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会导致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如果此时的最优人均资本存量小于人均资本存量,那么居民就会通过增加消费来达到最优人均资本存量,即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反向的。由此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上并未达成一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研究计划:

(1)2022年11月初完成选题

(2)2022年11月下旬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初上交详细的论文提纲,等待老师的指导意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周星,杨珂桢. 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探讨——基于消费行为异质性的视角[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 40(24): 85-86.

[2] 石明明,江舟,周小焱. 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J].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7): 42-60.

[3] 杨浩.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CFPS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 40(05): 75-7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