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2017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首次提出,是一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体现了一种新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我们以环境、等作为代价换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经济一定程度上的不健康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我国经济也正在从之前的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
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引领,常常通过收入、健康、教育、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六个维度衡量经济发展。这六个部分很好的涵盖了经济健康发展所必要考虑的条件。用这样一个体系对经济进行衡量,能够更好的促使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更良好、更高质量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持续发展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
广西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本身就不如大部分省份,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提出又给经济发展增加了一定的考量,因此如何在高质量发展条件下进行广西经济发展优化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回顾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开展文献综述,提出研究视角、方法、目标及技术路径,给出本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
2、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及相关单位部门的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分类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进行了研究。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是针对中国现阶段发展所提出的,同时提出时间也较短,因此国外学者对于它的研究较少。从某方面来说,高质量发展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而在可持续发展这一领域,一些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可以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建立、情况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Paula Bolcrov 、Stanislav Kolota(2015)等几位学者基于欧盟指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指定除了可持续发展指数,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欧盟国家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分析,发现发展问题。Paul Ekins(2000)对可持续发展、综合环境和经济核算等部分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提供了保持经济增长的环境可持续性条件,这有助于我们建立指标体系。 目前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评价分析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聚焦经济发展本身的高质量发展评价和改进对策研究 2、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产业和城市发展其他领域研究
1、聚焦经济发展本身的高质量发展评价和改进对策研究 自我国有经济转型的需求以来,对于如何测算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探讨就一直很多。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2019)三位学者探讨了国内各时期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变化,从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入手,参考国内外文献及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五个方面作为考量部分,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有部分学者关注省市、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田鑫(2020)在其文章《长三角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的评估——基于因子k均值方法的实证分析》中选择了经济活力,经济创新、绿色发展以及民生发展四个方面作为评估方向,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使用因子k均值分析方法对长三角的26个城市进行了评估和聚类,得到了各类别、各城市的在经济角度的高质量发展情况。杨明和朱家明(2019)两位学者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安徽省16座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了各城市间的经济创新发展差异程度大且不协调,一些城市能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基于熵值法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2020)一文中使用熵值法结合功效系数对国家九个中心城市进行评价。不同于大部分高质量发展研究,学者裴玮将指标分为的是结构优化、绿色生态、质效提升、动能转化、民生改善、风险防范六个方面,总共将40个指标纳入了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特别的是此文将其他研究常常没有考虑到的包含了地方债务风险和房地产风险的风险防范模块也纳入了体系中,完善了经济健康发展的评估方案。张博雅(2019)关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先利用的是SWOT分析法对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分析,再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开放创新、生态友好和人民生活几个方面使用全局主成分法、聚类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经济带的11个省市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并得到政策建议。 对于本文要研究的广西省也一直在寻求经济发展优化,一部分学者针对广西做过一定的研究。《优化发展战略布局,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浅析》(2018)便是主要说明广西经济的战略优化,通过描述广西的经济发展现状推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提出了构建“一轴两翼”的优化战略布局并结合“一带一路”开放发展的策略。广西财政厅课题组(2019)依据广西发展所处阶段分析了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阻碍其关键性原因,同时列出了国内其他发展优良省份可借鉴性经验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财政性政策建议。李丹婷、周兴等几位学者(2020)从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出发,建立论文由人均GDP、科技从业人员比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比等30个指标构成的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方法,完善的对广西14个地级市发展情况从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两个角度做出了定量分析和评价,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方面因地制宜提出对策。黄柳林(2019)的文章《广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估及对策——基于内生增长视角》研究广西的实体经济状况,从内生增长角度采用横截面数据对比,使用广西14个地级市与贵州、广东、山东和全国数据对比分析广西自身的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水平,评估发展进程,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为广西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陆扬(2020)借鉴了魏婕等人在2012年建立的包含了福利变化、成果分配、环境代价和素质的经济质量体系,测算了经济质量指数,并分析广西的经济质量发展趋势与特征,使用中介效应的理论对经济、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做出了分析。 韩军辉、Shakhzod Shokirov和柳洋三位学者(2019)则是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进行考量,三人利用了熵值法对2000-2015年我国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评价。其评价指标体系的考量较为独特,因是全国总体的发展评价,文中建立体系时是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经济环节构建,既注重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生产的效率问题,也关注到了初次分配以及再分配的领域。 也有的文章对全国两百多座地级以上的城市进行了分析。《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与分析》(2019)中对我国283个地级以上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均进行了测算,并且对他们的时空演进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可行选择。作者将城市分为四种不同类别,得到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很多城市来说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就意味着经济要面临转型,陈元志和朱瑞博两位学者(2020)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评判城市转型的潜力,获得了大陆29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转型评分,并进行了跟踪评估。
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产业和城市发展其他领域研究 经济发展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经济”这一个学科本身的问题,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给一些行业或是城市的资源利用、科技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钱文俊、汪传雷(2020)等几位学者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质量、效率、动力、贡献四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安徽省的物流企业进行评价,并提出了针对安徽省物流发展业发展得相关建议。《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华东地区技术产业比较与综合评价》(2020)聚焦我国经济最发达、科技发展最快的华东地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topsis法就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使用创新引领、规模效益、开放环境、集约发展、绿色发展为一级指标构建了评价体系,得到发展综合评价及排名,为华东地区各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学者王然与成金华(2019)关注城市经济和资源问题结合问题,研究了长三角26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耦合情况,得到长三角城市群的东中西部城市的发展情况,结合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得到了城市群应该加强城市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发展的结论。徐丽婷等几位学者(2019)利用探究了影响城市生态化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得到了城市生态化水平和城市规模等级成正比的结论,为城市生态水平的提升提出了建议。华东师范大学的李霜(2020)着眼于公共数字文化云产业,利用模型对此产业中得上海文化嘉定云得服务效能做出评价,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09.21-2022.12.05 检索阅读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写读书笔记,交指导教师审阅;同时根据文献阅读和研究,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翻译外文文献; 2、2022.12.12-2022.12.1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分组进行; 3、2022.12.16-2022.04.18 完成外文文献的翻译,返校后交原稿和译文; 4、2022.04.18-2022.05.01 集中精力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进行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 5、2022.05.02-2022.05.29 修改毕业论文,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 6、2022.06.10左右毕业论文答辩。
撰写方案: 一、引言,提出研究背景,对相关研究状况综合评述。 二、文献综述,对相关研究状况综合评述 三、数据和方法,对数据来源和文章所用方法叙述 四、使用数据对广西省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做基本分析 五、选取指标,建立评价模型,使用模型对发展情况综合评价 六、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帮助广西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七、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
|
5. 参考文献
[1]田鑫. 长三角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的评估——基于因子k均值方法的实证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2020, No.256(03):94-102 121. [2]黄柳林. 广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估及对策——基于内生增长视角[J]. 改革与战略,2019, v.35;No.311(07):105-113. [3]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19,36(1):4-14.DOI:10.19343/j.cnki.11-1302/c.2019.01.001. [4]杨阳, 朱家明.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对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9, v.35(06):32-38. [5]裴玮.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20(16). [6]李丹婷, 周兴, 苏珍来, et al. 广西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及时空差异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20, v.20(02):77-82. [7]张博雅.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2019. [8]师博,张冰瑶.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与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9,(3):19-27.DOI:10.3969/j.issn.1000-4769.2019.03.003. [9]陈元志, 朱瑞博. 中国城市转型升级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测度——基于中国大陆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0, 014(002):P.124-136. [10]古洋波. 优化发展战略布局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浅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18, 2913(65):40-44. [11]广西财政厅课题组,王代玉,孙良权,李金涛,何丁.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9(22):48-58 80. [12]陆扬. 新形势下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20. [13]韩军辉, Shakhzod, Shokirov, et al. 基于熵值法的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9(6):79-83. [14] 郭亚军.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2002. [15] Bolcrov, Paula, Kolota S . Assessment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EU 27 using aggregated SD index[J].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5, 48:699-705. [16] Ekins P . Economic growth and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 the prospects for green growth[J].Rowtledge.london.chapter, 2000, 32(11):2086-2087.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