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各种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然,人们也意识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避免步入先发展后治污的后尘,有力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促使江苏高质量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江苏省的城市环境质量,通过其影响因素分析,解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排名,分析江苏各地区的环境状况。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回顾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开展文献综述,提出研究视角、方法、目标及技术路径,给出本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
2、利用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说明
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对江苏省13个市的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排名并加以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已经成为我们的主要生活区域,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高城市化水平下,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城市环境质量也成为了人民重点关注对象。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居多,王琪 (2006) 分析了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如模糊评价法、综合指数法等, 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呈现多样化。而城市环境质质量可大致分为人居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两者又可加以细分。李雪铭、晋培育(2012),以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 2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熵值法对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质量特征和时空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索飞(2017)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首先构造了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熵权法对该地区2006-2015年间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进行整体评价。
而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学者主要集中于对城市生态环境,像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章异平,徐军亮,赵西平,王德国(2012)利用灰色关联度对洛阳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质量呈现煤烟型和尘污染的复合特征;烟尘排放总量、城市机动车辆总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是影响洛阳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闫春楠(2017)采用环境压力等式的随机形式模型完成对水环境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11.09.21-2011.12.05 检索阅读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写读书笔记,交指导教师审阅;同时根据文献阅读和研究,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翻译外文文献;
2、2011.12.12-2011.12.1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分组进行;
5. 参考文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