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数字存储示波器是随着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智能化示波器,己经成为电子测量领域的基础测试仪器。
随着新技术、新器件的发展,它正在向宽带化、模块化、多功能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高带宽及强大的分析功能。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一个简易的数字示波器,主要由采集输入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组成;它的关键问题就是在于如何实现先对测试信号进行采集,然后经过 A/D 转换做模数转换让器件能够识别出输入信号,接下来就在示波器的存储器中进行存储,接着对测量信号进行显示以及测量。本次设计主要是完成正弦信号的显示和测量,内容并不复杂,所以在方案及器件选择上都选用较为简单易操作的类型。
难点:
1. A/D转换器的选择。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示波器的历史与发展
40年代,是电子示波器兴起的时代,雷达和电视的开发需要性能良好的波形观察工具。50年代,随着半导体和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信号带宽的需求大幅提升。60年代,示波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带宽6GHz的取样示波器、带宽4GHz的行波示波管以及1GHz的存储示波管相继出现,便携式 、插件式示波器成为系列产品。70年代,模拟示波器的发展达到高峰,进而推动了计算机、太空时代和彩色电视机的研发 。80年代,模拟示波器开始让位于数字示波器。90年代,数字示波器除了带宽提高到1GHz,在性能上更是全面超越模拟示波器。进入21世纪,示波器带宽已经上升到20GHz、33GHz直至70GHz,高度集成的测试仪器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一方面满足了客户对成本和 性能的苛刻要求,同时示波器的网络管理功能也更加丰富。与此同时,示波器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 新产品的推出速度明显加快。2014年,示波器全面进入高集成化阶段[1]。
2.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4. 研究方案
1.数字示波器的整体框图
为了达成设计要求,要求示波器能够集成信号调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液晶显示四部分功能。本设计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控制其他功能芯片和模块 实现对 A/D 模数转换、数据的存储、键盘操作和波形显示等功能。数字示波器整体框图如图2所示。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 接受任务书,领会课题含义,按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第二周 阅读相关资料,理解有关内容;写出开题报告一份;
第三周 确定主要器件,参阅有关资料,分析调理电路工作原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