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2013年我国粮食作物总产为58958.0万吨,其中稻谷产量为20423.6万吨,占粮食作物产量约的34.6%[1]。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南方双季稻面积的锐减等,导致稻作面积减少,稳定和提高水稻总产量唯有依靠单产的提高[2]。水稻单产由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四因子构成,单产的提高是单一因子或多因子协调作用的结果[3]。
分蘖是影响水稻穗数进而影响其单产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其发生状况是水稻个体健壮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4]。适宜的分蘖发生数目是水稻高产的前提条件之一,过少的分蘖会造成有效穗数的不足,过多的分蘖则会引起分蘖的大量死亡、结实率降低、穗型变小等不利影响,最终会降低水稻产量[5]。研究水稻分蘖发生机理,有效的调控水稻分蘖发生,塑造合理的分蘖发生群体,对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分蘖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分枝特性[6],其发生可以被划分为分蘖芽形成和分蘖芽伸长生长两个过程[2],分蘖芽的形成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形成后的伸长生长受到多种因素调控。除作物遗传特性[7]、植株的营养状况外, 植物激素在分蘖芽的伸长生长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在双子叶植物的研究中发现, 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在植物侧芽的生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8-10]。Lepold[11]认为禾本科作物同样受 IAA 主导的顶端优势影响, IAA 抑制分蘖的发生, 去除或削弱 IAA 活性可以解除顶端优势对分蘖生长的抑制。与 IAA 相反,外源施用CTK可以刺激分蘖的生长,但是, IAA可以抑制CTK对分蘖生长的促进效应[12]。除此之外, 其他激素也影响分蘖发生, 外源赤霉素(GA3)能显著抑制水稻分蘖发生[13] ,在分蘖早期喷施乙烯利能增加甘蔗的分蘖数目[14],还有其他激素如ABA、独脚金内酯等都对水稻分蘖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研究外源激素GA、NAA对分蘖芽休眠萌发的调控效果;
(2)研究分蘖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外源萘乙酸(NAA)和 GA3 的关系;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分蘖芽生长动态:从NAA、GA、处理后6h、12h、24h、36h、48h取样一次,每处理共取30个芽,测定其长度,然后10个芽为一组,称其鲜重;
(2)分蘖节和分蘖芽中激素含量:从NAA、GA、处理后6h、12h、24h、36h、48h取样一次,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AA和玉米素(Z) 玉米核苷(ZR)含量。
4. 研究创新点
前人关于分蘖发生与激素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种外源或内源激素对分蘖发生数目的影响, 目前对于水稻分蘖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及其与外源激素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基部分蘖节着生的分蘖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分蘖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外源萘乙酸(NAA)和 GA3 的关系, 旨在探讨分蘖芽生长的激素机理,为更好地调控水稻分蘖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7 NAA、GA3处理扬稻6号,取样,测定长度以及鲜重
2014.10-2014.11 测定分蘖芽和分蘖节的内源激素IAA、玉米素(Z) 玉米核苷(ZR)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