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渍害 (Waterlogging)通常指地面积水或是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饱和含水量,并持续较长时间而对作物产生的危害。渍害是制约作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油菜是长江流域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我国长江流域渍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时有加剧,严重影响了油菜的生长发育。油菜是世界上一种主要的油料作物,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可食用的油料资源。油菜是对水分敏感的作物,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下,油菜生长发育良好。但如果土壤水分含量过多,会引起油菜根际缺氧。随着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春、秋两季渍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越来越高,渍害已经成为阻碍油菜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子。有研究显示,渍害可引起油菜减产17~42.4%,含油量下降 1~5%
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利用免耕、旋耕、翻耕和畦作、垄作的交叉组合,对田间含水量、土壤水势、花蕾期油菜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检测,了解不同耕作方式对于花蕾期油菜渍害的影响,探索出一种能够有效降渍的耕作措施。为促进稳产高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不同耕作方式对于降低花蕾期油菜渍害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利用免耕、旋耕、翻耕和畦作、垄作的交叉组合,探求不同耕作方式对于花蕾期油菜渍害的影响。
二.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采用对于土壤影响的指标与对油菜各化学物质含量二者之间的互作效应,能够较好地定量描述不同耕作方式对渍害的研究,在植物内部物质含量与土肥互作关系的定量方面有一定的创新。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通过对于一期油菜生长期的不同耕作方式栽培的油菜花蕾期的植株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大体得到了渍害高低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