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项目研究内容摘要
发掘和利用耐逆境的基因对于未来作物育种意义重大。近期研究表明植物Cys2/His2型锌指蛋白参与多种逆境(包括酸铝、盐、干旱等)胁迫应答的调控过程,这些Cys2/His2型锌指蛋白的表达增加提高了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Cys2/His2型锌指蛋白的功能研究较少。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从耐酸铝的大豆品种科丰1号中克隆到一个新的Cys2/His2型锌指蛋白(GmZFP2)基因,该基因位于大豆耐酸铝的QTL区间。本项目主要研究该基因在2种逆境胁迫(酸铝、盐)下的表达变化,以探索该基因与逆境胁迫的关系,同时通过转基因(拟南芥)验证该基因的耐逆功能。研究结果将为培育大豆耐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1.2研究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项目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1研究目标:
lGmZFP2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应答反应;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1.1研究方法:
l用Al(3 ),PH4.5(酸铝)、NaCl(盐胁迫)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逆境胁迫处理,对大豆品种科丰1号和南农1138-2取处理后0h、6h、12h、24h、36h及48h等6个时期的根及叶,液氮速冻后-80℃保存备用。观察记录表型变化(根和叶);
4. 研究创新点
4 . 1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目前虽然从植物中已克隆了一些与耐逆相关的Cys2/His2型锌指蛋白,但大豆中的Cys2/His2型锌指蛋白与耐逆的研究很少。本项目结合前期QTL定位的结果和新的基因组序列及基因功能预测,克隆到一个位于已定位的QTL之内的Cys2/His2型锌指蛋白GmZFP2。同时,RIL(科丰1号x南农1138-2)已用于大豆耐酸铝、盐、干旱的定位,亲本科丰1号和南农1138-2的耐逆性已知,这与基因功能的验证相辅相成。GmZFP2对酸铝、盐、干旱胁迫的表达变化及功能验证对于研究大豆的耐逆机制及培育耐逆大豆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5 . 1 研究计划
2012.6~2012.7
2013.7~2013.8 进入实验室,全面了解和熟悉实验室相关仪器的使用以及与本实验相关的关键步骤;如PCR扩增,RT-PCR,基因克隆,大豆的逆境处理等,积累经验,准备相关大豆材料;
进入 2013.9~2012.11构建载体,转化拟南芥;
2013.12~2014.3完成各逆境对大豆的处理,液氮速冻后-80℃保存备用;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