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泛素结合酶基因GmUBC1的克隆和亚细胞定位开题报告

 2023-02-13 09:50: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豆,原产于中国。现全世界各地都有栽种,如今主要的生产国有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以及印度。大豆约含20%的油脂和40%的蛋白质,是加工产业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细胞中蛋白质不断降解与合成的代谢过程,参与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事实上,蛋白质降解作为蛋白质循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平衡和细胞的内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构成、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并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多肽。一个或多个泛素分子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与底物蛋白质分子共价结合的翻译后修饰过程称为泛素化修饰。研究表明泛素化修饰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介导蛋白质的降解,泛素化修饰还可以直接影响蛋白质的活性和定位。蛋白质修饰及降解贯穿几乎所有细胞活动,包括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自噬,也调控着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由于底物蛋白广泛存在于细胞中,泛素化修饰调控的细胞活动主要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转录调控、DNA损伤修复及免疫应答等。近年来发现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主要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pathway,UPP)实现的。2004年以后植物中泛素化途径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现在多以拟南芥作为模式生物研究泛素化系统,且发现了泛素化系统作用的多样性。

以往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子叶折叠突变体中泛素化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现在多以拟南芥作为模式生物研究泛素化系统,且发现了泛素化系统作用的多样性。本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旨在研究大豆生长过程中泛素化调节对子叶折叠突变所起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的目标即克隆大豆子叶折叠突变体中的相关基因,并验证该基因功能。

内容:1)提取大豆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定引物进行PCR克隆目的基因;

2)构建瞬时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的方法对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1、目标基因DNA的序列分析、引物设计和PCR扩增;2、DNA的琼脂糖电泳;3、Gateway技术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4、基因枪法和亚细胞定位。

技术路线: 1)克隆目的基因;

2)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研究了大豆子叶折叠突变相关的泛素化基因以及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泛素化系统起到的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7-2013.8课题相关理论知识及文献的学习,克隆目的基因。

2013.8-2013.10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和亚细胞定位。

2013.10-2013.11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