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引致了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导致建设用地急剧扩张,耕地面积呈现持续快速递减态势,同时伴随着耕地质量下降趋势。
我国后备土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在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非常有限的压力下,大力推进农地整治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
大力推进农地整治,是我国实现耕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生态管护,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的有效手段[1],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开创新视角,引入农户满意度对项目全过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更系统全面的绩效测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定量方法剖析项目绩效主要影响因素,丰富我国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不断提升。
(二)研究内容1.农地整治项目绩效定量测度从微观视角出发,通过CSI法理论框架进行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理论分析,界定农地整治项目绩效内涵,结合项目过程和项目结果两个维度,构建农户视角下的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测度项目绩效水平,并分析比较不同指标的满意度水平差异。
2.农地整治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结合访谈记录,构建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农地整治项目绩效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根据实地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影响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卡方分析检验单因素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影响因素分析,从而诊断农地整治项目绩效主要影响因子。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拟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即釆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收集相关资料,通过CSI法开展理论分析,并运用改进熵权的TOPSIS法、卡方分析、Logistic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撰写论文。
(1)文献资料法:借助图书馆、电子网络数据库查阅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以期尽可能全面了解农户视角下的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研究和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
(2)问卷调查法:运用所学社会调查理论方法,结合CSI法构建涵盖项目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的农户视角下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指标体系,选取盐城市若干典型项目,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开展农户问卷调查,以期收集第一手研究数据。
4. 研究创新点
(一)创新之处1.视角创新从微观视角出发,引入农户满意度对项目全过程进行更系统全面的绩效研究,可以更好地切合现阶段我国农地整治项目的现实环境,为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研究开创新视角。
2.研究方法新颖采用改进熵值法结合TOPSIS法测算绩效水平,并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检验剖析主要影响因子,从而不断提升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新颖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一)研究计划2016年4月-6月,与导师深入交流确定研究领域,整理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完成文献综述。
2016年9月-10月,根据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整理,结合社会现实需求和自身研究兴趣,与导师讨论交流,选定毕业论文研究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并初步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016年11月-12月,进一步查阅已有文献资料并与导师进行讨论,完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安排调研形成,为调研做后勤准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