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一)本课题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三农问题和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农业生产资料(农药、肥料、薄膜、农业机械等,简称农资) 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条件[1],而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是很大的,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占世界耕地面积不到百分之十的中国,化肥年总使用量已达4000万吨以上,占世界三分之一,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0kg/h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水体污染设置的225kg /hm2安全上限了[2]。国家为了满足化肥的供应量,不断地出台了各项政策(包括抑制化肥价格的连续上升),却都是收效甚微。产业政策调整将会是未来几年关系到化肥产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加深对化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尤其是农户对化肥的使用行为及购买行为的研究是关键[3]。我国有2.3亿农户,他们是农业资源的占有者和使用者[4]。因此,研究农户化肥购买行为以及影响因素将有助于经销商做出决策。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探究连云港市农户化肥购买行为的现状,发现目前农户化肥购买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此来完善化肥销售体系、流通渠道、服务渠道、售后渠道等,有助于经销商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加有利于农户的化肥购买。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借助图书馆、网络查阅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以期尽可能全面了解农户化肥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中占投资比例较大的便是化肥。然而无论是在化肥生产、销售还是使用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化肥合理生产与使用对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农户化肥的购买行为也在不断变化。本研究对农户化肥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提出相关合理化意见,有利于不断提升农业的发展潜力。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6.07-2016.09 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
2016.10-2016.12 数据整理及资料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