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搜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儒林外史》中的“家事”情节论析开题报告

 2022-12-21 16:20: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儒林外史》成书于1749年,此后的一百多年,是研究它及作者的第一阶段。此时,清朝文人注重八股文章,视小说为“小道”,因而并没有专门的研究学者考究《儒林外史》,无论是评论还是考据,都只附在小说中,以序跋题识和评点的方式出现。而对于吴敬梓的记述,除个别亲朋为他立传外,一般也只以作者身份在诗词赠答和序跋中提到。

这时虽然没对《儒林外史》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但毕竟这一时期接近此书的诞生期,很多资料、见解、考据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以后影响深远。

《儒林外史》研究的第二阶段是从二十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大约二十年。此时,随着中国资产阶级的出现和门户被打开、西学东渐,很多知识分子从外国小说的发达和其社会作用中受到启发,大力提倡小说。利用小说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和思想道德观念,形成了“小说界革命”的热潮。这时,序跋评点等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专门论述小说的理论文章、报刊叙启和随笔评论等新形式,在报刊大量出现。这时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有了一些新意,不同于传统见解,开始向现代研究过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现实主义艺术家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或多或少都会有生活原型作依据,鲁迅认为“《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都实有其人”,也就是说,有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为创作源泉。

本文在这种前提下从家族矛盾、人伦关系入手,以“家事”情节为切入点,研究那个思想被腐蚀年代儒家纲常伦理的崩塌。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4. 参考文献

[1]李汉秋,张国风,周月亮.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鲁迅.鲁迅选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3] 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2年3月 完成开题报告,搜集资料

2022年4月 展开研究,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5月 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