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林外史》看科举取士制度下的文人悲剧开题报告
2022-03-05 21:43: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鸿篇巨制《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不朽的讽刺文学巨著,因为它高度的讽刺艺术而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影响深远。书中的人物或已入仕途备受敬慕或是还在寒窗苦读受尽人情冷暖;有范进中举后的欣喜成狂似癫、也有匡超人脱胎换骨丢仁忘义,一个个鲜明典型的人物导演这一幕幕命运的悲喜闹剧。后人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对这些痴迷八股科举读书文人最贴切的评价。小说作者吴敬梓则是用他锋利的笔刀将讽刺的矛头直指导致这些悲喜闹剧的根源-----万恶的封建科举取士制度。
研究目的:通过对书中典型人物异化性格及悲剧命运的深入分析来论述封建八股科举的荒唐无用,对导致士人悲剧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有深刻认识。
研究意义:旨在深刻揭示出封建科举取士制度只能造就滑稽荒唐的个人悲剧和社会闹剧的原因,以及其必然走向腐朽的根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简述明清时期八股科举对文人的思想及人格的毒害;
2、选取典型人物,分析他们因八股科举毒害成为牺牲品的悲剧命运;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传统的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整理和分析,掌握各种原始材料,了解历年来评论家们的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提出观点的理论基础。
2、突出典型的研究方法:选取书中士人典型,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以及所处社会氛围、时代背景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
4. 参考文献
[1]﹝清﹞吴敬梓.《儒林外史》[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6-11 ——2022-12 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2. 2022-12 ——2022-02 完成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3. 2017-02-22——2022-03-11 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