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由一胎政策到二胎三胎的全面开放,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出现了变化。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的16.6%,到2020年第7次人口普查,增长到18%。少儿抚养比也从22.3%.增长到26.2%。近年来青少年群体的比例也就有所增加。在改革开放的深入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在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同时也在提高。使得我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教育质量需求的标准也在提高。这就提高了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程度。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作为心理健康成长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家庭、学校及社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国家和政府层面,对青少年的保护措施也在逐步完善,2021年8月18日,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的通知》,部署开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大了青少年保护政策的落实。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行业自身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由于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它在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学者整理出以下几点:1.目前公众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和认同不足。2.社会工作的社会支持度不足。3.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缺乏。尽管存在着问题,我国的社会工作领域仍是向前进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社会工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资金上都是逐年上升,各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生源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购买社工服务的主体,逐渐由政府的民政部门转型为以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为主导。而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分支,逐步行成助推主体网络化、实践体系化、模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到 2020年建立了20万人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约占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14%。
作为受益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确实得到了社工的帮助。但由于目前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不够)等因素,目前研究现状对于社工介入困境青少年自我价值提升,缺少以结果作为导向的研究。对于该议题,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在于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特点以及社工介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期间的困境。而在已有研究结果中,介入后所得的成效界定模糊。通常仅存在于案主服务的评估中。难以得到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性的结果反馈。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对本文中研究的困境青少年群体做出定义和描述。
2.探究困境青少年自我价值提升的具体表现。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步 骤: 本研究立足于困境青少年对自我价值感提升的需求,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使用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量表),对C市H街道社工站所承接的困境青少年案主进行前测、后测。以及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以困境青少年案主以及家人作为访谈对象,对他们在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结案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学习状态、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情况进行记录。最后对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4. 参考文献
[1]杨涛.优势视角下青少年成长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以优势发展为核心的案例分析[J].青年探索,2012,(04):50-54
[1]朱娜.社会工作介入困境青少年的个案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视角[J].贺州学院学报,2018,34(03):107-111.
[3]李慧.社会工作介入单亲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的个案研究[J].商,2016(05):6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①2024.11.21——2024.12.16 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②2024.12.19——2024.02.24 进行文献阅读,调查资料收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